白琪實
摘 要: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使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移動互聯環境下,不同的企業也積極的與互聯網聯合。本文通過對國內行業“互聯網+”現狀分析,重點剖析了我國“互聯網+”企業存在問題及對策,為我國企業持續快速互聯網化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創新;互聯網產業
一、引言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的“互聯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那么何為“互聯網+”,簡單點說即互聯網與傳統各行各業的融合,也是通過互聯網手段對傳統三大產業再升級。
二、國內行業“互聯網+”現狀
1.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加快
我國電子商務在支付方式、運營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企業互聯化的發展也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許多的企業加入到電子商務的活動中來。我國近年來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有了自己的網店,同時跨境交易也越來越多。
2.傳統產業互聯網化加快
互聯網企業開始涉足汽車、教育和健康等傳統領域。而傳統產業領域的企業和行業也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用互聯網思維重新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在2014年6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阿里影業的收購開始涉足影視行業。目前海爾打造了互聯工廠,與一般工廠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生產指揮官由廠長變成了消費者。消費者的訂制信息,通過工廠的大數據中心,生成唯一編碼,不僅可以指揮每一臺機器自動生產,還可以像身份證號一樣,終生跟著產品走。
3.互聯網金融發展趨于理性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逐步進入了理性、平穩的發展軌道,各種“寶類”產品收益持續下降,以余額寶為例,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7570%。回歸到正常區間。但是,互聯網金融的鯰魚效應開始顯現。互聯網企業主要瞄準了小額信貸、P2P和眾籌三大業務,而銀行、保險和信托等傳統金融機構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也從質疑變為主動參與,推出了各自的網上理財產品。
三、現階段“互聯網+”企業存在問題
1.各區域互聯網發展不均衡
受經濟發展因素的影響,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在互聯網等方面的投資就越大。目前我國東部地區互聯網寬帶接入網絡和骨干網絡比較完善,互聯網普及率相對較高,而在西部地區,大部分地區的互聯網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互聯網普及率不高。
2.我國互聯網企業國際競爭力較弱
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互聯網行業發展較早,用戶的增長速度長期以來較為平穩。以微軟、谷歌、雅虎、臉譜網為代表的美國互聯網公司仍然是全球互聯網行業的霸主。占據了全球互聯網行業大部分的份額。2014年9月17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互聯網仍由硅谷統領。但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行業的天平或多或少地向亞洲偏移了。
3.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嚴峻
2013年6月5日,美國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將“棱鏡”監聽計劃披露給媒體,稱美國政府侵犯全球民眾隱私,監控其電子郵件及通話記錄。201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名叫“頂狐”的黑客,通過制造木馬程序竊取網民的網上銀行信息并以低價出售,危及大量網銀用戶的安全。這些事件充分體現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我國正在經歷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發展迅速但也存在相關安全問題。
四、互聯網+企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快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基礎設施建設
相對于國外企業互聯網化而言,我國企業的互聯網化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對于當今的“互聯網+”而言,初期最重要的活動是啟動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與連接化。這是一切“互聯網+”服務的基礎,因此應加強工業寬帶網絡建設,提高工業寬帶服務質量。加快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網絡公共基礎平臺建設,加快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網絡接入,加大對教育、醫療等民生服務領域建設的支持。
2.善于創新,也要善于合作
創新可以使企業始終充滿活力,合作可以整合有效資源使企業吸取有用的資源以及技術,對未來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我國很多互聯網企業已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在本土取得成功的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可以積極走向國際市場,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互聯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更廣闊的全球互聯網市場與外國企業展開競爭。只有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才能產生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3.提高我國互聯網企業投融資環境
美國互聯網行業的繁榮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發達的資本市場。對比而言,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不夠完善。目前我國政府可以通過拓寬投融資渠道來解決互聯網企業資金來源面窄的問題。對互聯網企業降低上市的門檻,吸引優秀的互聯網企業上市融資,解決其資金問題。同時可以對領域為教育,醫療等有助于國民民生的互聯網化企業提供優惠的財稅政策,減少稅負,積累資本。
參考文獻:
[1]黃人杰.我國互聯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研究[J].經濟縱橫,2015(4).
[2]高歆雅.“互聯網+”時代的服務商競合新生態[J].電信技術,2015(04).
[3]林娜.淺析我國互聯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通訊世界,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