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茂傳


摘要:簡要介紹了陸路邊境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平臺的建設意義和目標,提出了按照海關標準建設陸路邊境口岸海關監管場所信息化建設方案,構建由虛擬貨場分系統、視頻監控分系統、智能卡口分系統、運營管理分系統、平臺運維分系統、數據交換中心等六個分系統,為陸路邊境口岸是海關監管場所提供一站式操作服務平臺,滿足管理層對運輸組織、倉儲裝卸、加工增值、信息咨詢、綜合服務等綜合業務管理,提高監管場所管理與服務的能力,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信譽。
關鍵詞:海關監管、陸路口岸、運抵監管、信息化、系統集成
中圖分類號:TP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a)-0000-00
1引言
海關監管場所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工具進出、停靠,以及從事進出境貨物裝卸、儲存、交付、發運等活動,辦理海關監管業務,符合海關設置標準的特定區域。陸路邊境口岸是海關監管場所的一種,是對外貿易的橋梁和紐帶,且具有獨特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按海關要求,全面配合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現代陸路口岸監管場所的標準,建設陸路口岸貨物運抵監管平臺,提高監管場所管理與服務的能力,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信譽。
2系統需求
為陸路邊境口岸是海關監管場所提供一站式操作服務平臺,快捷、準確地完成貨物的倉儲和運輸環節,實時掌控作業進度,高效完成信息整合,形成各項經營數據和決策數據。系統在功能上應覆蓋倉儲作業、配送作業、堆場作業、計收費、統計分析等方面需求,同時應考慮在響應性能、安全加固等方面需求。
3系統結構設計
陸路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平臺由虛擬貨場分系統、視頻監控分系統、智能卡口分系統、運營管理分系統、平臺運維分系統、數據交換中心等組成,所有業務流程按照海關相關文件和要求進行設計。
圖1運營管理分系統界面
3.1系統主要功能描述
(1)虛擬貨場分系統
以3D效果圖形式展示貨場各系統運行情況,用戶可以方便查看當前待出入車輛信息、貨場中車輛信息、貨物信息、倉儲信息、視頻監控點等。當貨物出入庫變化,倉庫顏色相應改變;當貨物保管過期時則顯示預警色。用戶可以通過視頻監控點可調出對應位置視頻監控實時畫面。
(2)視頻監控分系統
作為海關監管平臺重要組成部分,視頻監控分系統可將遠程圖像監控系統通過網絡實時把前端各監控點位的貨物進出、貨物裝卸情況的畫面傳輸到海關的監控中心。海關監管工作人員可以遠程了解現場的情況,不但可以將監管工作人員從繁重的現場監管工作中解放出來,而且增強了監管工作的實時性和有效性,確保海關對于進出口貨物監管到位,嚴厲打擊貨運走私犯罪活動。
視頻監控分系統將由監控前端(攝像頭)、管理中心、監控中心、客戶端四部分組成。監控前端用于采集被監控點的監控信息。攝像頭原始視頻信號傳到視頻服務器,經視頻服務器編碼后,以TCP/IP協議通過網絡傳至其他設備。 管理中心承擔所有前端設備的管理、控制、錄像、錄像回放等工作。監控中心用于集中對所轄區域進行監控??蛻舳朔奖阍诒O控中心之外,也可以由PC機接到網絡上進行遠程監控。
(3)智能卡口分系統
按海關監管貨場建設相關標準,建設智能卡口分系統,配置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卡口設備(電子欄桿、電子讀寫設備、電子識別設備、電子監控設備、電子地磅等),實現進出卡口通道內無人值守、減少人工干預、提高數據采集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并加快車輛通過大門卡口的速度,徹底改變因人工作業引起的效率低、易發生箱貨丟失和走私等現象。海關監管人員可遠程操作查看,為實現整個運輸過程的全程監控提供完整、實時、準確的信息。
系統使用遠距離定向藍牙讀卡器和藍牙卡組成,用于自動識別貨物運輸車輛的通行卡內相關信息,實現車輛進出貨場可遠距離(3-15m)不停車自動識別通過。同時通過電動道閘、道閘控制器及地感檢測器綜合應用,控制進出場站的來往車輛,實現一車一桿自動放行。
(4)運營管理分系統
貨場工作人員在系統中登記客戶名稱、運輸工具名稱(車牌號)、聯系方式、貨物信息(貨物名稱、數量、重量、體積、保質期等)、預計停留看管時間、運輸工具是否為過境、是否租用倉庫,并為運輸工具制作通行卡。 系統支持網上預約功能,方便客戶提前準備相關資料,節約了時間,提高入場辦理效率。
車輛憑通行卡從右側進入導向車道,當車輛通行卡靠近電子欄桿時,通過智能卡口分系統將自動比對服務器數據,控制電子欄桿是否放行車輛。
貨場工作人員根據海關移貨審批結果安排移貨作業計劃貨物,打印《移貨作業單》。《移貨作業單》帶有唯一性編號條形碼,工作人員使用條碼槍掃描條碼后自動查詢該作業單。
海關在平臺上可對業主提出的移貨申請、出場申請等進行審批,同時可以進行貨物封存與解封。
車輛出場時平臺自動采集通行卡信息進行核對相關數據,并對海關放行且費用繳清無疑問的車輛放行。
平臺可即時按客戶業務、貨物進出口、工人工作量、倉庫使用率、財務等生成階段性(年季月)統計、階段環比、同比報表。
(5)平臺運維分系統
平臺運維分系統包括用戶管理、角色權限、系統日志等功能。系統角色可分為系統管理員、工作人員、經營管理人員、海關監管人員等。系統管理員負責系統基礎信息配置、平臺維護等任務。工作人員授予負責入場貨物登記、發卡、理貨盤點、倉庫租用登記、財務繳費、通行卡管理等相關權限。經營管理人員可以對數據進行查看、統計分析等權限。海關監管人員可以授予視頻監控調取、貨物扣押、放行等操作,同時可對車輛、貨物出入、存放信息查詢等權限。
(6)數據交換中心
數據交換中負責平臺數據按海關相關法規、文件要求進行數據交換。
3.2陸路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流程
陸路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涉及到出口方、進口方口岸貨場、海關等四方,其流程如圖 1所示:
圖 2陸路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流程
3.3平臺總體部署
平臺內部網絡主要為服務器設備、終端控制設備、客戶端,平臺外部為海關EDI平臺數據交換,其總體網絡部署如圖 2所示:
圖 3 平臺網絡部署圖
4結束語
通過陸路邊境口岸進出口貨物運抵監管平臺的實施應用實現了業務流程標準化處理,滿足管理層對運輸組織、倉儲裝卸、加工增值、信息咨詢、綜合服務等綜合業務管理,實現了倉儲操作靈活高效、庫內業務及時準確、貨位可視化管理、費用結算方便快捷的目標,切實提高了場所的工作效率,節約管理成本。
參考文獻:
[1]牟新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令(第17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場所管理辦法[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8, (26):36-39.
[2]劉曉瑾.海關監管場所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
[3]陳銀建.讓監管場所從“口岸”延伸到企業——南京海關出臺守法便利通關改革重大措施[J].江蘇對外經貿論壇,2008,(1):36-37.
[4]邵琳,尹玉林.連云港海關特殊監管場所現狀及發展路徑選擇[J].大陸橋視野,2012,(7):51-53.
[5]王立根.我國海關信息化進程與相關技術的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9,26(1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