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玨飛
摘要:針對目前高職課堂教學面臨的學生被動學習,不能積極參與回答問題以及主動提出問題的現象,本文通過介紹美國教育專家提出的“通過提問和理解促進學習和思考”的“優質提問教學法”,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別從優質提問的教學意義,優質提問的教學原理在課堂教學中具體實施的方法,以及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等幾方面闡述了如何通過優質提問法來提高高職課堂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優質提問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a)-0000-00
優質提問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專家JackeAcree Walsh和BethDankertSattes通過大量研究和實踐提出的一種“通過提問和理解促進學習和思考的教學方法”。優質提問教學法以優質的問題和優質的提問為教學與學習行為的核心,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的提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學習和進步,用教學的新觀點來調整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和責任,用高質量的問題使學生參與多種認知水平的互動,從而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以詢問為導向的課堂。優質的課堂提問與討論將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問題與提問形成了教學與學習行為的核心,是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與組成部分。
一優質課堂提問與課堂討論的意義
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重點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通過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能夠實現學生對教學信息的反饋。筆者以往在課堂教學中因為覺得高職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很少進行課堂提問,而是自己按照教學重點和難點,給學生反復多次講解他們覺得困難的知識點。有時候偶爾進行提問,發現學生沒有馬上回答出來,我就會把正確的方法講出來,沒有給出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上雖然每次課講得很累,但是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學習發現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和領悟,在關鍵點上啟發學生的思維,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優質的課堂提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使我真正了解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經過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提問與課堂討論可以起到開闊學生思維、促進課堂教學和諧發展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提問能夠使教師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從而及時的進行教學方式和內容的調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設置答疑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通過提問開展的討論也促進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優質良好的課堂提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逐步樹立起創新意識。教師應該重視優質課堂提問與討論的理論學習,并且通過課堂的教學實踐讓課堂提問與課堂討論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二 優質提問的教學原理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優質提問教學法主要包括在教學過程中準備問題、陳述問題、激發學生回答問題、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加工以及對提問行為進行反思五個階段。首先在準備問題階段,教師應該精心準備優質問題。優質問題具有如下特征:能夠達成某一個教學目標;能夠促進學生在規定的認知水平上思考;能夠關注重要的課程內容。在準備優質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引導出與要學習的概念相關的知識,問題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上,因此應該事要仔細研究教材,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便于因材施“問”,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學生,才能對學生容易感到困惑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提問。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如何提出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教師在陳述問題時要能夠清晰簡明的闡述所要問的內容,運用盡可能少的合適的詞語和盡可能簡潔的語言來構成問題。例如在講授《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的第一章半導體基礎知識時,對于PN結的形成和特性是一個教學難點。那么在講PN結的單向導電性時,可以從簡單的概念性問題開始提問。例如什么是PN結的單向導電性?當弄清楚單向導電性是PN結正向偏置導通反向偏置截止時,繼續提問什么是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問題一環緊扣一環,讓學生從這兩個簡單的概念性的問題的回答,一方面提高自信心以及課堂的專注力,另一方面也符合認知水平逐步深入的規律。接下來教師給學生分析PN結正向偏置導通是因為加正向電壓有利于多子的擴散運動,形成了較強的正向電流。然后提出為何PN結反向偏置于時,內電場增加了,漂移運動增強了,但是幾乎沒有反向電流呢?在學生容易迷惑的時候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的興趣,體現出問題不僅是搜索信息的工具,也是信息加工的工具。當然在激發學生的回答階段,教師應當運用一些策略來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要留出足夠的等待時間激發學生的思考,研究表明等待時間后的回答會更完整,質量也更高。教師在必要的時候也要提供引導和啟發來幫助學生。例如可以提示學生從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兩種情況下多子的擴散運動和少子的漂移運動的變化角度考慮問題。在對學生的回答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反饋,擴展和應用正確的回答來促進學生的更多反應和問題等。例如當學生回答出PN結反向偏置截止時,雖然少子的漂移運動增強了,但是少子濃度很低,因此反向電流很小,與正向電流相比可以忽略。此時就可以繼續提問什么PN結的P區和N區的多子和少子分別是什么?也就是把前面一次課講過的半導體基礎知識又進行了復習。針對高職學生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特點,講解新課時反復多次的復習相關已學過的內容對于高職的課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這些復習提問屬于比較基礎性的問題,可以給更多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在對提問行為的反思階段,教師應該在課后及時對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對課堂提問的效果進行評價,并記錄心得和體會,以進一步提高問題和提問的質量。在課堂教學中發現通過引導學生對PN結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的不同特性對比,使得他們對PN結的單向導電特性有深刻的理解,而不僅僅局限于知道單向導電性是什么,也知道了PN結具有單向導電性的本質,深化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的專業學習能力,獲得了真正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提問,教師引導了學生自己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新問題,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極大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思維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學生通過思考問題獲得了具有更加引導性和傳遞性的學習。教師通過思考問題和矛盾的方式來激勵和支持學生的思考,畢竟提問的目的不是從一個學生中獲得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在找出答案之外進行的思考和學習,這對學生繼續思考和學習來說是更重要。
三 優質提問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雖然優質提問的教學方法的理論很多教師都已經學習過,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還是會遇到問題,使得優質提問的方法很難順利實施。例如有些教師傾向于請那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結果往往變成教師和少數人的課堂互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能夠參與到課堂中。還有的教師在提出問題只會等待很短的時間,學生因為來不及思考而不能回答問題。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基于回憶或者記憶層面的問題,或者提出的問題學生沒能正確回答以后,教師就很快的講出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通過這個問題提出討論,讓學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優質課題提問和討論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以下兩個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1準備問題階段
教師要研究教材,了解學生,問到學生的興趣點和困惑處。同時要注意問題設置難易適當,問題的難易直接影響學生完成答問的期望值和效果。以問題作為導向,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其創造思維的能力。提出的問題要有目的性,具體明確,給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問題的難易,直接影響學生完成答問的期望值和效果價值。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循序漸進的提問。對學習基礎弱的學生, 可提一些概念性的記憶性問題;對認知水平較高的學生, 則可提一些分析理解和綜合應用的問題。這樣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 獲得成就感,鼓勵學生對于相同的問題能發表不同的觀點, 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各有所獲。例如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反饋教學內容上,對于反饋的概念,反饋的分類等都是基礎性的問題。但是緊接著就可以提出問題:既然引入負反饋會使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降低,為何還需要引入負反饋電路呢?因為學生一般認為放大電路放大倍數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標,而忽略了放大電路的穩定性這個重要的因素。引導學生從開環和閉環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相對變化量,以及深度負反饋條件下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由反饋網絡決定,而反饋網絡的組成一般是性能比較穩定的電阻元件等角度思考問題。通過分步提問,逐層分析促使學生自主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問題。有價值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起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作用,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在介紹基本運算放大電路中的反相加法運算電路時,學生常常會使用理想運算放大器在線性條件下的“虛短”和“虛斷”的性質來進行推導和計算。當這種方法學生掌握以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是否可以嘗試使用已經學過的反相比例運算電路中的結論來解決這個新問題。學生經過教師的一些啟發,就會把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和現在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找到解決方法。此時就可以請一些專業基礎好的同學來充當教師的角色,詳細講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學可以進行提問和討論。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2教師對課堂提問產生的反饋信息要及時給予評價
教師不僅要會問, 而且要會聽, 會傾聽學生的回答。當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時候, 教師要有專注的神情或動作來表示對學生回答的內容很感興趣,希望他能做出更加詳細的闡述。這有可能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刺激因素。特別是對于高職的學生,具有自尊心強但又有點自卑的特點。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課堂的提問有時候其實也很想回答,但是又擔心萬一回答的不一定正確,所以有時候明明會的問題也不肯回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課堂沉默的習慣。因此在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時,師生之間就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教師的鼓勵, 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更強的學習欲望。往往有的老師就忽視了對學生回答的反應,只是簡單的用“對”,“錯”來給予評判,使學生失去了進一步和教師探討問題的積極性。當學生出現理解困難或錯誤時, 教師要及時地提醒并指出理解上的偏差,但是不要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教師巧妙機智的點撥,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而且也能讓學生突破原有的思維束縛,獲得新的發展。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新知識時不要害怕犯錯誤,關鍵要從錯誤中弄明白哪里理解有誤,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注意相關的問題。學生通過這樣課堂的提問與討論的鍛煉也提高他們的智力素質和心理素質。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這些錯誤中知道學生真正覺得困難的地方。畢竟不同的學生遇到的學習上的困難也是不一樣的,需要學生的自我思考得出的反應才是真正的學習。而一旦學生發現理解有誤時,對教師的啟發和講解聽的非常專心,與教師也有互動,實現了探究式學習模式。學生不僅學會了某個知識點,而且收獲了對同類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思維方式,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是更重要的。
總之,優質的課堂提問和討論教學法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不斷的反思才能更好的實施。教師要相信學生自身的潛力,堅持不懈的采用有效的提問策略來改善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習慣使學生可以獲得最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成平.我們需要怎樣的課堂[M].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2]ckieAcree Walsh,Beth DankertSattes.優質提問教學法[M].北
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3] 周 鑫, 張合新, 孫 鵬, 姚志成.優質提問教學法在步進電動機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電力教育 2012(36)
[4]林禮富. 淺談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 2011(28)
[5] 姜衛平.課堂討論是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J].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