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官生
摘要: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的根本,關系公共衛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剖析了博白縣鄉村動物疫病防控的難點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控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動物疫病防控;難點;對策;博白縣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5-0049-02
目前我國養殖業特別是農村畜禽飼養方式主要還是以傳統的散養方式為主,因而做好散養戶畜禽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的根本,關系公共衛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在鄉村由于地域廣,散養戶分布散,養殖量大,使動物防疫工作難開展,普遍存在免疫空白點、難點、盲點等。如何做好鄉村動物防疫工作,在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條件下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當前鄉村動物疫病防控的重點。本文就廣西博白縣鄉村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及對策進行了探析。
1 博白縣鄉村動物防疫工作現狀
博白縣是廣西畜牧業大縣,該縣共有28個鄉鎮,規模養殖鄉鎮13個,規模養殖村89個,年出欄肉豬20頭或豬苗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26 000多個,年出欄300頭以上的規模瘦肉型豬場2 250個,萬頭豬場25個,當前全縣生豬飼養量560萬頭,家禽飼養量3 800萬羽。2014年全縣出欄生豬250萬頭,出欄家禽2 800多萬羽,2014年養殖業產值達50多億元,畜牧業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要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情的發生和流行,確保農民增收,必須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尤其要健全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博白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由過去大隊獸醫、村獸醫員演變而來,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如今無論是在隊伍規模上、人員素質上、結構上均相對健全和完整。已成為全縣動物防疫體系的基礎和生力軍,成為動物防疫、免疫、疫情報告、動物疫病診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的主要力量。然而,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式下這支隊伍正面臨著工作環境差、待遇低、文化水平低、技術不全面、無養老保障和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2 博白縣鄉村動物防疫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工作環境條件差、設備簡陋。村級動物防疫員承擔著本行政村動物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標識的佩帶、免疫檔案的填寫、免疫登記證的發放等工作。同時,還要協助鄉鎮畜牧獸醫站開展產地檢疫、疫情調查、疫情報告、畜禽閹割、疫病診療、技術推廣等工作。工作量大而且復雜。工作環境衛生差、設備非常簡陋。目前,該縣326個村(街)中尚無一個村有專門的辦公場所,在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期間,村防疫員就一個冰包、一把耳標鉗、兩把注射器、一瓶酒精,就是他們最基本的裝備。雖然近年來該縣大部分村、屯已通公路,但交通工具缺乏,大部分村防疫員因年老或無錢購買摩托車,為群眾搞防疫只能靠步行。有些村防疫員家中無冰箱、冰柜或遇供電不正常,幾乎每天都到鄉鎮畜牧獸醫站取疫苗,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路上,還有村防疫員沒有手機或電話,養殖戶或獸醫站無法與其聯系。防疫期間畜禽免疫后副反應死亡,村防疫員沒有照像器材無法取證,養殖戶得不到應有的賠償而埋怨村防疫員。
(2)工作待遇太低,影響工作積極性。自2009年以來,該縣村級動物防疫員每月工作補貼由原來30元提高到了300元,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他補助,大部分村防疫員收入主要來源于動物疫病診療、畜禽閹割、飼料獸藥經營、技術指導等。個別村防疫員技術較全面、威信較高,利用疫病診療、畜禽閹割、飼料獸藥經營、技術指導等,每月收入在2 000~3 000元,但大部分村防疫員月收入不足1 000元。其收入與實際工作付出落差太大,嚴重挫傷了村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畜禽強制免疫、疫情測報、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的正常開展。
(3)技術水平低、隊伍參差不齊。獸醫體制改革后,該縣每個村都配備了村防疫員,而且提高了待遇。但是,這支隊伍參差不齊,技術水平不高,年齡老化,大部分村防疫員60多歲了還在從事動物防疫工作。并且隊伍相對不穩定,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該縣28個鄉鎮326個行政村共配備了509名村防疫員,經過多次技術培訓、考核,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堅強的動物防疫隊伍。但是2011年村“兩委”換屆后,其中有部分防疫員被提拔成為村干部,一部分村防疫員認為待遇太低已外出打工。因此,目前該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又出現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參差不齊,戰斗力不強的局面。
(4)缺乏基本的醫療與養老保險保障。村級動物防疫員從事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但是沒有醫療和養老保險,保障問題仍然困擾著村防疫員,沒能真正使他們吃上“定心丸”。村級動物防疫員沒有醫療和養老保險,只能在年輕力壯時通過公益性服務,進行有償服務創收來養家糊口,沒有基本經濟收入保障,養老方式仍沿用傳統的“養兒防老”。
(5)防疫隊伍陷入“青黃不接”困境。目前,該縣能適應村級動物防疫工作崗位要求的村級動物防疫員緊缺,在崗的村級防疫員也面臨年齡老化、知識老化、整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一些村防疫員退了,甚至主動放棄不干了,年輕的又不能及時補上。因此,目前該縣村級防疫員出現“青黃不接”或“后繼無人”的被動局面。如何加強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用得上、養得起、留得住的鄉村動物防疫隊伍是當前該縣基層防疫隊伍建設急需解決的一個難題。
3 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防疫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普及教育和宣傳活動,努力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促進全民增加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參與意識和守法意識,以便形成廣大人民群眾能自覺、主動、積極配合村級動物防疫員開展防疫工作的良好局面。
(2)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獸醫室建設是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網絡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縣級動物防疫機構的投入,配備了車輛、物資、儀器設備等,極大地提高了基層動物防疫能力。然而,對村級動物防疫的投入遠遠沒能達到形勢發展的需要和日益復雜的動物疫情的需要。因此,各級政府要把村級獸醫室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項目來建設和規劃,購置基本的、常用的防疫物資、儀器、冷鏈設備,以提高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公益性服務水平。endprint
(3)建立長效機制,規范隊伍管理。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首先要建立長效的隊伍,長效的隊伍要依靠穩定的效益來維持。把村防員隊伍納入類似村干部的管理,實行合同制,工資由財政預算解決,切實解決村防疫員的后顧之憂。村防疫員由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考核聘用,接受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雙重管理,以縣級主管部門為主。按照《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對村防疫員進行管理。
(4)以技術樹立威信,以效益凝聚隊伍。對村防疫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群眾,通過提高技術水平來樹立其威信。此外,鼓勵村防疫員兼顧動物治療、人工配種、飼料和獸藥銷售等業務以提高收入,通過提高村防疫員的效益來穩定和凝聚隊伍。
(5)解決意外及養老保險,建立工作保障制度。一是動物防疫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危險性極高的工作,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動物,在防疫過程中,經常遇到村防疫員被動物咬傷、踢傷的事件發生。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因為大部分村防疫員在防疫期間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而摩托車本身安全性能就很差,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為解決村防疫員的后顧之憂,政府應拿出部分資金為其購買人身意外保險。二是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年輕的村防疫員由政府代繳養老保險金;對年齡較大的村防疫員,可根據實際年限由政府代繳到能夠享受到養老保險;對生活困難、曾擔任過村防疫員的可每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6)提高工作補貼,確保經費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為充分調動村級動物防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建議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財政部門出臺文件,制定村級動物防疫員從事畜牧獸醫公益性服務的補助標準,明確將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補貼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明確省、市、縣各級財政的配套比例,保證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基本報酬,建立績效考核工作機制,切實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經費保障水平,以穩定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確保動物防疫工作有效開展。
(7)實現新老交替,確保隊伍穩定。為了提高村級防疫員隊伍整體素質,更好地適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用,必須做好村級防疫員隊伍配備工作的計劃和規劃。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工作積極性差的防疫員逐步更新。把工作靈活、業務素質高、技術水平好、責任心強、熱愛畜牧獸醫事業的年輕人吸收到隊伍中來。實現新老交替,使動物防疫隊伍充滿生機和活力。
(8)落實防疫責任,完善考核機制。建立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責任制,村級動物防疫員主要承擔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宣傳、動物強制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標識加掛、散養戶動物免疫檔案建立、動物疫情報告等公益性任務。進一步量化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任務,細化質量標準,明確考核指標,定期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開展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報酬補貼掛鉤。對工作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村級動物防疫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完不成工作任務的給予相應的處罰。建立健全村級動物防疫員監督管理辦法,嚴肅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紀律,堅持人員的動態管理,對綜合考評不合格的、工作責任心不強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的整體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