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峰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師教學不僅是教授給學生一定的理論知識,而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感恩等方面的內容,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根本,學生學會成才必須先學會成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 政治教學 素質教育
立德樹人的根本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生的道德行為規范,把教材中的內容和生活相結合,告訴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懂得禮讓、感恩、上進等美好的品質。對于高中政治教學而言,這種教學理念符合了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對于學生道德品行的形成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以德為先,以人為本
“以德為先”指的是學生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素質教育的優先。政治學科本是一個對學生道德素養和思想品德培養的重要學科,所以教師更要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讓學生通過政治學科的學習,首先了解到的是對自身道德品質的思考和認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素養。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公司的經營”這一課,這課內容提及到“公司如何經營成功”這個話題,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進行分析這個問題,在問題分析中涉及到公司經營的誠信問題。“誠信”作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對每個人的生活都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教師就可以警醒學生:“誠信”對于一個人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誠信是一個人的素質體現,也是一個人品的反應,在社會生活中更需要“誠信”來維護彼此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道德觀才會有所提升,才會學會如何做人。
“以人為本”指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技能,帶動學生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學習。這種觀念也是以一種“立德樹人”理念的體現,教師重視學生和引導學生才會讓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學習發展,從而才會加強自己對道德的重視,也才會去改善自己和提高自己。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間接式的德育方法,學生通過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才會不斷反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質道德。
二、鼓勵學生去評價社會現象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去理解一些教材知識點,教師常常會舉出一些社會事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在了解完事例后便會形成對知識點的認識,從而進行相關記憶。舉實例的方法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立德樹人”教學法,教師在舉例時可以不用說出例子反映了教材的哪個知識點,而是先讓學生對事例做出相關評價,然后再結合教材進行總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政府的職能”和“政府的責任”這一節內容來進行事例說明。比如:“一位老大爺為了生計在學校附近擺攤,而城管面對這個現象以毆打、掀攤等暴力手段來解決這種所謂的‘城市污穢問題。同學們,你們說這到底是誰的問題呢?”針對這個實例,學生可能會針對“政府”和“大爺”兩個角度進行評述。有的學生會說政府管理城市是政府的責任;有的會說大爺擺攤是違反城市管理條約的,應該受罰;有的也會說政府應該幫助大爺解決生活問題,而不是用暴力手段去傷害大爺。由此可見,每個學生都會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每一種看法也折射了社會道德、人類品格等方面的內容,學生表述自己觀念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的過程,因此在這樣的過程中,道德教育和素質培養也會通過學生對事例的了解以及對事例的反思體現出來。“德育樹人”不僅可以通過教師的教授來實現,更能夠通過學生的自悟和自省來體現,并且這種方式更能夠強化學生的印象。
三、讓“德”在生活實際中表現出來
德育是新課程標準教育理念下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教育學生規范道德、提升素質時也要鼓勵學生去踐行這種“美德”,在生活實際中體現出自己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具備哪些具體的美德和素養。比如在學習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一課時,教師更加得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踐行“集體主義”精神,去關注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內容。學生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在上學和放學的途中不要闖紅燈過馬路、在校園內遇見老師同學主動打招呼、節日里主動問候自己的家人、周末幫助自己的父母完成家務等。這些行為都是各種“美德”的體現,所以教師通過教材內容的表述,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積極踐行,體會理論的實踐內涵,這才是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學生能夠從實踐中體會到教材知識點的用意,并且在生活實踐中規范自己的行為能夠提升自己的社會素質和道德觀,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總結
結合新型教育理念,政治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政治學科的學習能夠形成自己正確的道德觀、能夠端正自己的生活態度、能夠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最終成為一個道德素質高尚、人文情操優秀的人。所以“立德樹人”理念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對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起著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值得各位教師去思考。
【參考文獻】
[1] 許美德. 現代中國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 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輯.
[2] 石中英 著.《教育學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