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艷
摘要:人才培養方案是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使高校培養的人才能主動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保障。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與制定應建立在社會對該專業人才需求質與量的調查研究之上,才能針對現象,發現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與原因,并在專業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尋求解決途徑。
關鍵詞:藝術專業 調研 人才培養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設有音樂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專業以及藝術教育專業。其中音樂教育與美術教育專業學制為三年,招生對象為高中畢業生;藝術教育專業學制為五年,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生。為了能順利進行藝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發展,科學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培養的專業人才能主動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分別對近幾年藝術專業人才的就業趨向,以及當前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素質水平要求展開了調查與研究。
本次調研主要結合問卷調查法、小組座談法以及電話采訪的方式進行。在座談會上藝術系邀請了歷屆校友、當地教育部門領導、當地小學、幼兒園領導、培訓機構及藝術團體、群文工作部門、文化傳媒機構負責人等百余名各行業代表。
一、調研情況的分析
(一)藝術系13-15屆畢業生的就業趨向分析,如下圖:
從以上表格可以發現,在中小學幼兒園、藝術培訓機構這三大主要就業方向中,音樂教育專業每一屆基本存在著幼兒園與培訓機構的就業量超越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趨勢,而美術教育專業的中小學就業率明顯超過了培訓機構的就業率。
據訪談中了解,藝術類考生的藝術專業能力強,但是招考的文化成績較弱,尤其是音樂專業的考生。這就是很多音樂專業學生參加招考,卻只有少部分順利通過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應重視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招考應試能力,讓學生具備與音樂教育師資的相應文憑與實際能力。此外,用人單位還提到學生在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加強文化基礎學科學習的同時,也應涉及教育心理、職業道德等理論專業知識,并能結合教學中的一些案例,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將自己培養成復合型教師。
(二)用人單位對藝術專業人才素質水平的需求情況分析
在近幾年藝術專業人才的就業單位范圍內,藝術系對用人單位的藝術專業人才素質水平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統計,進一步了解了用人單位對藝術專業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視度,以便針對不足,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更快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如下圖:
從以上表格看出,各行業用人單位對藝術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按重視程度劃分,可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最為重要的是專業基本功與專業能力,如,音樂專業中的聲樂、鋼琴、鋼琴伴奏、彈唱、舞蹈技能;其次,是創新能力、組織工作能力、教學能力以及拓展性專業技術能力。接著,是心理素質、科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最后,是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其他藝術學科專業能力與英語水平。
二、調研后的反思
本次調研活動為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的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帶來很大的啟發。一方面可以從就業趨勢找到學生的薄弱之處——應加強招考應試能力,也發現了學生就業方向存在多元化——既可以從事中小學藝術專業教學,還可以面向幼兒園以及培訓機構的教學方向培養。另一方面,了解了用人單位最重視學生的藝術專業基本功與教學能力。因此,藝術系應當在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使用和師資培養上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教師教育、學生發展、社會需求三者達成高度一致,讓學校的音樂教育專業發展更“接地氣”,實現服務社會的現實意義。
(一)明確培養目標
藝術系專業培養目標應明確與專業音樂院校的培養目標區分開來,從調研中我們發現中小學、培訓機構、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教學是學生們的主要就業渠道。因此我們不能在教學上沿襲專業藝術院校的一整套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而應該明確以“多能一專、全面發展”的核心目標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服務于基礎教育,并讓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了解和掌握“學什么、怎樣學、如何教”,以突出藝術教育的“師范性”特點。
(二)增設教法課程
如,在2012-2014的音樂教育專業培養方案中,在音樂教師基本技能板塊中增設相關的教法類課程——《鋼琴教學法》、《少兒歌唱教學法》、《少兒舞蹈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理論板塊中增設《小學音樂課片段教學》,讓學生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法學習更切合實際,尤其是在國家教育部頒布了2012年新版基礎教育音樂《音樂課程標準》之后,學生更需要結合具體的新版教材與教學案例理解音樂教學新理念、新課程目標以及新的方法和新的評估要求,同時,切合小學音樂招考需求,能幫助學生更順利地通過招考面試環節,提升中小學教師就業率。
(三)重置教學內容
在音樂教育專業培養方案的調整上,為了加強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彈、唱),藝術系調整思路改變以往的教學內容安排模式——緊密結合新版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將小學音樂教師的彈、唱基礎技能技巧與相應的曲目內容融合在第一學年的聲樂課、琴法課中進行。這樣的安排能在入學時期就引發學生對自己職業的認識與重視,明確將來的就業方向與學習目標。同時,這也要求聲樂教研室與鍵盤教研室教師應對本學科的教學內容、進度進行重新整合、調適,并編訂配套的校本教材,使之既能滿足學生音樂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訓練需求又能讓他們盡快地熟悉小學音樂課的學習內容。
此外,美術教育專業方案調整中,則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學時的科學分配,調整減少學時,并強化骨干課程,重視實踐實訓環節,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和進行創新學習。
(四) 提升師資水平
學校應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與機會,有計劃地分派教師外出訪問留學、參與兄弟院校的專業教研、進入實訓基地兼職,使之從專業理論、教學實踐上雙向提升自身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具體措施如下:
1.引進中外著名專家教授進校講學,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能,開拓藝術視野。
2.分批分期派遣部分教師赴國內外著名音樂院校進行訪問交流與進修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
3.加強與兄弟院校的溝通交流,各專業帶頭人應積極拓展專業發展的信息渠道,提高對專業發展最前沿信息的敏銳度,引領藝術系的專業發展。
4.緊密聯系實訓基地,互派教師進行相關學科的教學交流研討。一方面邀請一線小學音樂教師為在校學生講學,直接傳授一線教學經驗;另一方面派出藝術系教師進入實訓基地兼職,培養雙師型師資。
5.鼓勵教師們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展開課題研究,以此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提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探索與研究能力,達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基金項目: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B類)《福建幼高專學校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需求分析——以福州市(含五區)市場調研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B12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