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莎
摘要:高中數學不僅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還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隨著數學知識量的不斷增加,知識的難度也在逐漸增大,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到越來越難、越來越枯燥,學習的積極性也在逐漸降低,還有些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抗拒和畏懼的心理。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在學習中也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在高考前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為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做好前期的準備。
關鍵詞:高中數學 ? ?興趣 ? ?教學
一、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多鼓勵他們
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學生學習任務的難度,除了制定總的教學目標外,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及其知識水平的高低等,制定不同的近期目標。當學生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后,馬上再給他們提出一個新的或者更高的近期目標來讓他們去實現。當然,這些目標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定的。只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努力,就會很容易達到這些目標。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經常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學習數學知識也充滿了信心,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用語言來鼓勵他們,比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對所有的屬于自主回答的答案,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性和肯定性的評價;對于內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回答的內容;對于內容有出入的,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在回答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閃光點”,并且及時指出他們的不足,讓學生明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事項。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又能提高其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從而順利地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分組競爭,推動學生全面進步
當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與學兩方面存在著不協調的現象,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偏離了甚至還違背了正確的教學要求,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夠及時得到改善,將直接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與學的不協調主要是因為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夠專心聽講,課后又不重視預習和及時鞏固復習,這就導致了數學知識的缺漏越來越多,學生最終對這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基于此,我認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組,如把對函數感興趣的學生分為一組,對幾何感興趣的學生分為一組,讓兩組學生互相為彼此出題,并且展開討論,教師在旁邊給予及時的引導。這時,學生大都有不服輸的心理,他們會在這種競爭的心理下主動學習他們并不擅長的知識領域。通過各小組之間的你來我往,激情碰撞,既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有效地推動各個小組學生的全面進步,數學課堂教學也會在學生的歡歌笑語中順利進行。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數學主要是關于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學科,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客觀世界的某些側面的反映。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與生活”,因此數學的發展要為現實生活服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究當中。
例如,我們在探究“均值不等式”的相關內容的教學當中,可以設計如下習題,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均值不等式的定理以及其的推論”。A商場在元旦前要進行一次商品降價大酬賓銷售,擬分兩次降價,這里有三種方案可供參考:方案1,第一次打折銷售以及第二次打折銷售;方案2,第一次打折銷售,第二次在折后的基礎上再打9.5折;方案3,兩次都打折銷售的話,哪一種方案降價比較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審題、分析、討論,最終歸結為比較與大小的問題,用特值去猜測。這種與生活相結合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再由實踐歸納理論
高中生普遍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利用他們喜歡動手實踐的這一特點,來引導他們通過動手解決一些實際的數學問題,這也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一個好的方法。
例如,在探究“橢圓的引入”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幾個背景問題:一些實際圖形看起來像橢圓,但是它們是不是橢圓的呢?一些儀器是利用橢圓的性質制造出來的,那么怎樣設計才能更精確地把它們制造出來呢?然后,教師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自己畫出橢圓,并且證明自己畫的是標準的橢圓而不是形似的橢圓。這樣,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然后再引導學生關注解析幾何的兩個最主要的問題:“怎樣建立方程”和“如何根據方程來研究性質”。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提高,進而幫助他們從實踐中歸納出理論來。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將數學中的一些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出發點,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向學生展示出數學知識的另一面,讓他們變苦學為樂學,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讓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地去探究數學知識,喜歡數學這門學科,進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秦燕峰.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知報:教學論壇,2010(4).
[2]范慧慧.基于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實踐應用[J].語數外學習,2013(3).
[3]劉天水.論如何激發高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3).
[4]張雄,李德虎.數學方法論與解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