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芹
摘要:多媒體課件集齊聲、音、影于一體,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能夠緩解傳統課堂教學活動的壓抑感和枯燥性。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多媒體教學模式引入到英語課堂中,既可以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英語 ? ? 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
西方文化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不斷的重復既有修補、鞏固記憶的作用,還具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對本單元的一些單詞或者是一些課文等進行循環播放,對一些比較重要的單詞和詞句進行加亮、加粗或者是閃爍、放大等,以提醒學生,為他們構建一個栩栩如生、鮮明靈活的教學氛圍,這樣做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另外,借助多媒體對學生進行聽力風暴訓練,能夠逐漸增強他們對單詞的熟悉程度,有利于他們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利于增強他們的語感,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聽力習慣。
二、多媒體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和運用一些英語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動感的、色彩鮮明的、與教學有關的信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于激發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多媒體課件具有大容量、信息豐富、趣味性強的優點,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語言交流和實踐中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角的模式,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知識。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形象、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以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為主,這種“滿堂灌”式的模式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單一,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對文本、聲音、圖形、動畫的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的交互式特點,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調模式,促使“寓教于樂”落到實處。例如,在講授介詞“in、on、under、behind”等概念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動態的小卡通動物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做游戲,如小貓跳進了盒子里,便引出“The cat is in the box”,當小貓跑到樹后時,這時就可以順勢引出“The cat is behind the tree...”在寓教于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很自然就掌握了這些知識的運用。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課堂練習
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行為主義教學理論研究表明:刺激反應是學習英語知識的必備條件之一。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了聲像并茂的英語教學內容,能夠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這對于學生內化所學知識,以及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都是有很大好處的。例如,在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英語教師就可以借助PowerPoint軟件把一些與之相關的句型或者課文的段落設計成幻燈片,然后再配以圖片或者動畫效果等,把需要學生掌握的一些重要的詞語或者短語以醒目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也可以用一個單元中重要的詞語和短語寫一篇短文;也可以把課文的復述內容設計成填空題的形式,讓學生填空,然后把正確的答案以各種動態的效果呈現在大屏幕上,必要時還可以配以鼓勵性或者是祝賀性的音響效果鼓勵學生。這樣,學生不僅在異彩紛呈的課堂練習中記住了相關的知識點,還真切體驗到了人機交互式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在英語學科中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我們要揚長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體的優點為英語教學服務,另一方面也要盡量避免它的缺點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不良的后果,我們要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能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輔助手段,它不應該也不可能代替教師進行全程教學。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最好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容量小、內容簡單、短小精悍的、符合自己學生興趣的課件。這樣教師在應用時不但能夠靈活自如,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而且能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傳統英語教學無可企及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海英.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使用多媒體資源的利與弊[J].現代教育教學導刊,2011(1).
[2]陳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3]韓少杰,李新濤.網絡環境下協同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4]湯張艷.巧用多媒體,活化英語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5).
[5]王健勇.關于計算機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應用的思考[J].信息化建設,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