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金如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提倡觀念的轉變,提倡師生角色的轉變,同時要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重視讓他們“學而時習”。
關鍵詞:高中 ?英語教學 ?轉變 ?重視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提倡教師觀念的轉變
(一)從學習的內涵上,將“課堂中學英語”變為“生活中學英語”
語言來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語言的活性與靈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被挖掘。語言強調“communication and conversation”,所以,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積極主張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在活動中運用英語,在英語教學中體驗英語;積極提倡“教中做”“做中教”,“學中做”“做中學”,使英語教學的“教”“學”“做”達到有機的統一。即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傳統的“單一課堂中學英語”變為“生活中靈活學英語、用英語”。
(二)從學習的形式上,將“傳統的灌輸式”變為“互動式”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英語知識的消化、知識點的掌握是教師最重視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重視知識的封閉傳授,而對課內外的開放學習卻絲毫不加考慮。這種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影響了學生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思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聽、說、讀、寫、思維、表達等各方面進行多維訓練,要想盡一切方法為學生提供表現平臺,讓他們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施展。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只要是學生能夠做到的,教師都要放手,讓學生完成自學、自測、自做、自評。例如,我們可以開展“課前五分鐘對話”活動,這一活動要天天堅持。比如,一走進課堂教師可以用“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It's fine today,isn`t.How are you today?”這樣的方式向學生打招呼,學生則回答“Hello Teacher!”再如,周一上課時,教師可以問:“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 ?”這樣學生就會給出各種各樣的回答。教師可以讓值日的學生用英語給同學們介紹當天的日期、天氣、出勤情況;可以根據近期的學習內容,先布置課后排練,再搬上課堂表演;還可以舉辦英語課外活動——故事會,讓學生講故事等。教學實踐證明,“互動式”的教學效果比“灌輸式”教學要好得多。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提倡教師角色的轉變
(一)使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情境的設計者、策劃者”
在每一堂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該是一位策劃者,首要工作就是確定好課堂教學內容,并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然后要了解教學對象,并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好每一項教學活動。通常說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較之于單一不變的灌輸,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強,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在給學生設計任務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知識水平來安排。既不能讓基礎差的學生因為活動難度太大難以完成而產生挫折感,又不能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因為任務簡單就失去興趣,要讓所有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實踐活動中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策劃直接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成敗。
(二)使教師由“學生學習的管理者”變為“與學生學習互動的導演者、參與者、創造者”
如果把英語課堂教學看作一臺戲,在這臺戲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引導學生演好這臺戲的導演,教師的導演角色扮好了,學生才能在這臺戲中盡情地展示自我、張揚個性、吸取知識、不斷進步,進而成為“明星”。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宏觀上根據英語教學大綱的精神,進行正確的導向;在微觀上對每一個教學步驟進行演示、指導、點撥,以保證活動有組織、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可見,一臺戲演得是否成功,關鍵就在于導演的導演藝術是否精湛。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與背誦,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有人說,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記憶單詞,其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應該過分地強調學生記憶單詞,因為單純地強調記憶單詞,一是數量太大,二是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語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視句子與文章的朗讀與背誦。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讓學生知道句子比單詞重要,讓學生養成背句子的良好習慣。因為英語句子起碼包含了三種因素:英語的發音規則、英語的語法內容、語匯的具體用法。因此,我們應要求學生對學過的課文高聲地朗讀,尤其對那些精彩的段落與文章,不僅要讀透,而且要背得滾瓜爛熟。另外,利用朗讀來提高口語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方法。大凡教學經驗豐富的英語教師都懂得培養語感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而朗讀、背誦、多聽、多說又恰恰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感。試想,通過大量的朗讀、背誦,學生的語感形成了,他們的語音、語調就更加標準,在日常生活交際時,常用的句子便能脫口而出,說英語就會更有底氣、更自信;而在閱讀文章時,上下文關聯的感覺也就更容易找到。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朗讀與背誦,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感。
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正確利用遺忘規律“學而時習”
眾所周知,英語知識點多,需要大量記憶。然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不少學生抱怨:中學科目多,自己記性差,常常顧不上記,即使記住了,不一會功夫又忘了。解決遺忘的最好方法就是正確利用遺忘規律。遺忘規律是德國著名的性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記憶初期遺忘較快,以后便逐漸減慢。所以我們在記憶新知后,必須趁大腦的記憶痕跡尚未開始消失時,就合理地安排時間及時溫習,要反復聽、反復寫、反復讀、反復記。不要等到遺忘大面積產生了再進行溫習,因為這就等同于重新記憶,這樣的記憶效率不僅低下,而且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在復習中,我們要遵從記憶三規律:1.將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記;將較長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記,然后再串起來一起記。2.學習的知識及時復習,比如晚上學習,第二天早上復習,要嘗試著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效果尤佳。3.理解的材料容易記,對一些較為枯燥的材料不能死記硬背,要通過聯想歸類進行記憶,對那些不易遺忘的骨架支柱的內容和易忘的細枝末葉的知識,在復習時要學會列提綱、總結大意,從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的框架、結構、條理及大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