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地圖是高中階段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因記載并傳輸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被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地圖可以激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進而培養其問題意識。高中新課程改革以后,地理教學要求重視培養學生的地圖意識。作為地理教學中最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地圖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代替語言與文字傳遞信息,使抽象的地理概念變得具體、形象,使零星的知識系統化。然而,相關調查數據卻顯示,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的讀圖能力不高,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在闡釋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對地圖教學進行了淺談。
關鍵詞:高中地理 ? 地圖 ? 地理教學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對地理成績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地理是通過地圖表達空間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及地理變化過程的一門學科。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所以,地圖教學對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有深刻的影響。
一、地圖技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學科的內容十分廣泛,從某一個區域到全球,包括人文、地形、氣候等。我們通過地圖能最直接地將所學的東西盡收眼底。想要提高地理學習效率,學好地圖知識是關鍵所在。圖形讓我們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也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圖形的表達形式多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讓枯燥的課堂顯得更加豐富多彩,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通過學習地理地圖,學生想象力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學生通過學習地圖還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在學習的過程中記憶。在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試中,地圖知識是必考的,這就要求學生對地圖知識有所掌握。地理圖標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性非常強,它需要學生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結合進行分析和理解,還需要學生有對綜合事物進行推理的能力。學好地理地圖,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和思維能力。
二、高中地理地圖教學
(一)以圖導課,激發興趣
興趣既是富有積極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又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其處于興奮狀態并進一步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兩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所言,此處,“好”與“樂”皆指的是興趣與愛好。中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的關鍵時期,特定的年齡階段與心理特征使其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較為敏感,而且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使學習效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要依據這些特點增加教學的魅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激發其興趣。俗語有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好課,課堂導入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重視導入環節,上課伊始,教師就要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適時借助地圖巧妙導入新課能在不同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興奮點。以《中國的地勢與地形》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首先展示地圖和相關彩圖,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將地形特征與彩圖上的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內蒙古大草原和柴達木盆地等一一對應,如此,那些抽象的文字就變得直觀、形象且具體,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壯麗秀美的祖國江山,多種多樣的地勢與地形……如此進行課堂導入,不但可以使學生快速集中學習注意力,也可以使其興趣得到激發,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二)圖文結合,鍛煉并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對于地理空間分布知識的學習,地圖是學生們最好、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們通過經常性的地圖閱讀并綜合各地理要素對地理特征和地理演變進行歸納總結,不但有益于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助于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地圖表現力突出,它通過形象、豐富的圖像表達使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直觀、簡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地圖,注重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讀圖幫助學生理解與運用知識,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氣旋和反氣旋的形成原因以及它們控制下的天氣現象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可采用簡化地圖與語言描述相結合的方法解決此問題。例如,神舟飛船發射成功,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教師可借助此事件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出酒泉,進而思考回收地為什么會在內蒙古。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和節假日進行旅游,在旅游的過程中觀察祖國的山川地貌,將實際事物與地圖上的描述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地圖不僅是學習地理知識的有利助手,也是認識世界的工具。
(三)一圖多思,歸納總結
區域地圖可以準確地反映出地理事物與其他地理因素的聯系與綜合。因此,教師需指導學生對圖進行積極的思考,對每一幅圖都進行多次、多方面的思考,并從不同角度提出多個問題:是什么?位于哪里?解決什么問題……依次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逐步得到提升。有些地理現象的比較需要綜合運用幾幅圖才能說明,因此,教師要重視圖與圖之間的關聯,多圖并用,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助其發散思維的培養。以“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圖”為例,從圖中學生既能了解其分布特點,又能分析其成因;學生也可將其與北美洲同類氣候分布圖進行對比得出二者的差異和形成原因。如此,學生不僅可以加強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區別異同,而且也有助于培養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對地圖的學習,學生借助地圖能夠逐漸培養空間認知能力,從而對地理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和整合。高中地理教師應善于分析各種地圖對學生不同地理知識板塊學習的影響,從而以地圖促進學生的地理空間認知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興趣,使其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最終實現學生人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曹書銘.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地圖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J].高校教育,2012(3).
[2]趙杰.關于發展中學生空間定位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學校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