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
大連銀行第一中心支行
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研究
李 虹
大連銀行第一中心支行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也日趨成熟,并廣泛融入到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去,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期中就包括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現如今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網上訂票、如網上購物等,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也日益擴大,同時也日益受到人們的警覺和質疑,對互聯網金融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和沖擊。因此,在新時代發展下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金融,降低風險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大方便、實惠,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和研究的話題之一。
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研究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國策實施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成為一項發展潛力巨大的金融業,同時,金融業的發展也逐步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如在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二次會議中,國務院總理就多次提到互聯網金融,并在報告中明確指出要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也發展體制,促進互聯網金融也的健康穩定發展,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生產、方便人們群眾的生活。如今在互聯網金融也迅猛發展勢頭下,也暴漏出了諸多風險,一方面表現在互聯網自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表現在金融業自身存在的風險,而互聯網資源與一般金融業相比,不安全性因素更為強烈,而這些風險、不安全因素如果得不到科學的解決,將使我國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運行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給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穩定埋下安全隱患。在此背景下,本文從我國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現狀著手,對我國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結合本人多年研究經驗提出了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體系的幾點有效措施。下面,我們就來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探討下。
在互聯網金融業中,網絡的安全對互聯網金融業的穩定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旦互聯網發生故障或者是崩潰,將給所有金融業帶來影響,有關專業研究過,在現代金融業發展下,如果一個國家的互聯網出現問題后的一個星期內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個國家的所有金融體系就會崩潰。其次,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風險是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不確定性、不可控性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既包含了金融風險,又包含了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強傳播性、影響瞬時性和復雜性,以及互聯網金融邊界模糊,增加了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本文旨在通過閱讀文獻,對互聯網金融的現狀和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互聯網金融可能存在的種種風險,依次從系統方面、互聯網企業方面、消費者方面及操作和監管方面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給出預防風險的建議。下面,我們就來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詳細了解下。
1.1.互聯網金融系統存在的風險。我們知道,互聯網金融是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發展企業的一項新興產業,其控制主要是由計算機程序以及相關的互聯網軟件來實現的。其存在風險既包括了金融風險,同時也包括了互聯網風險,因此其存在的風險絕不容我們小視。因此,保證互聯網的安全、保證控制軟件、控制程序的安全是實現互聯網金融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如果這些得不到保證,那么就非常容易遭到病毒、計算機黑客的侵入,導致重要資料泄露,嚴重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有效運行。
1.2.就是互聯網金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業迅猛發展背景下,不僅面臨著互聯網自身不可避免的風險,同時經營互聯網金融業的企業也面臨著諸多風險。如客戶的資金安全如何保證、客戶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管理風險。期中管理風險對企業的發展影響最大,如果互聯網金融企業出現了管理風險,那么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信譽,一旦信譽丟失,將會失去大量的客戶,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風險也是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一大表現。
1.3.互聯網金融下消費者面臨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下,老百姓對互聯網金融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隨著炒作的越來越熱,和人們理財意識的不斷加強,傳統的金融服務無法滿足消費者差異化服務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涌入互聯網金融當中,并且,有的是以一種盲目跟風的態度參與其中。消費者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因此,如何維護消費者的安全也就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重中之重。在網絡全面覆蓋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脅,一旦系統遭到黑客或病毒的沖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就會泄露。消費者面臨的第二個風險是資金的安全,畢竟,互聯網金融是一種虛擬的金融,消費者的資金投入其中以后,就會以電子貨幣的形式存在,其風險,也是自己不可控制的。一旦該金融企業遭遇到風險,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就會面臨威脅。
2.1.要求國家有關部門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互聯網金融管理機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調查研究顯示,傳統金融監管體制是在傳統金融業發展背景下建立的,但是,在新時代發展下已經不能更好適應以風險為導向的監督管理工作,當今金融業逐步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并且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突發性事件非常多,其中就包括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范的違規行為。所以,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制至關重要,其中就包括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明確界定,明確監督的主體、主管對象,有效的規范互聯網金融業,有效的規范互聯網金融監督體系,避免一些經銷商違規操作,避免監督資源的浪費。其次,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網上交易的安全性,為了有效防范互聯網自身的風險,應該制定嚴格的有安全保障的準入體系,從源頭上避免互聯網金融交易的不安全因素,同時監管部門、營業部門應該定期對安全交易進行評估,及時發現風險及時處理,切實保證商家、消費者的利益。
2.2.互聯網金融機構要不斷完善內控體系。簡而言之,監督體系的完善可以為互聯網金融保駕護航,但歸根結底它是外因,而互聯網金融機構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執行者,更應該根據存在的風險而不斷完善自身內控機制,這也就我們所說的內因,內因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所以,這就要求互聯網金融機構做好事前風險預警機制、事中風險應對機制、事后風險評估機制。在具體的實踐中,互聯網金融機構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設置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充分利用數據庫處理技術或參照客觀第三方評估咨詢等方式,構筑適合本金融單位的風險評級系統,并安排具有專業素質的人員對其進行識別、分析及反饋;二是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對金融交易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在強化內控時應當重點關注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謹慎的根據收益性與風險性選擇科學的投資方式。
2.3.互聯網金融機構要注重高技能、高專業人才培訓,建立一支現代化團隊。隨著新時期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互聯網金融違法行為越來越隱蔽,對互聯網金融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應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養,選拔出一批兼具計算機知識與金融專業業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具體而言,提高互聯網金融人員綜合素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提高互聯網溶液人員的業務能力。金融機構應加大金融人員的培訓力度,有計劃地安排從業人員接受信息安全等相關業務培訓,通過培訓、崗位的輪換等形式達到提升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業務能力的目的。二是鼓勵師資水平較高的高校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滿足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的需求,緩解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高素質人才匱乏的壓力,促進互聯網金融理論及實踐的同時進步。
在新時代發展下,無論是傳統銀行,還是新興企業,都無法忽視互聯網金融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對人們生產、生活的改變,但是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并不是對某一行業的覆蓋,而是對傳統金融生產、與服務的進一步延伸和升級,互聯網金融帶來的“鯰魚效應”給金融創新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因此,我們應該在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前提下,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1]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1.
[2]包愛民.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與風險防范[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3(12):36-38.
[3]包愛民.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挑戰與風險防范[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3(12):36-38.
[4]新平.網絡金融安全面臨風險[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12-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