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宗豫
1哈爾濱師范大學;2牡丹江市第三高級中學
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桑宗豫12
1哈爾濱師范大學;2牡丹江市第三高級中學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對于教育也逐漸的重視起來。目前實施的新的教學理論將英語教師在高中課堂上的話語有效性調研結果作為一個參考依據,并構建了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的相關標準體系。并通過對一部分一線高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有效性話語進行調研,并對調研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果:全部統計結果都符合課堂英語有效性評價三因素(主要是指語言特征、語言功能以及互動特征)結構假設、三級評價指標體系,三級因素結構假設合格,同時三級評價指標也合格。
高中;英語;課堂話語;語言;有效性;指標體系
對于教學來講,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話語不僅僅是教師傳授專業課程知識的一種傳授媒介,同時也是同學學習語言表達交流的一個相對重要的來源。所以教師在英語授課時所講的話語的有效程度以及方式方法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對教學效果的好壞起到了決定作用。如果高中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運用較為熟練且具有一定的表達技巧及有效性,這不但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也可以通過構造師生互動的氛圍,通過不斷的溝通與交流,切實推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對于工作在教學一線的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其主要的工作地點就是在課堂上,所以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的表達以及評價的途徑也主要以課堂為主。通過構建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有效性話語評價體系可以對一線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依據體系中的具體評分細則,可以有效的了解教師在課堂中教學的不足之處,這樣便可以做到“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從而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提升高中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
2.1 課堂話語的真實性
大概在1970年后出現的交際語言的教學思維以及在近乎十年后所出現的第二語言學習思想都這樣理解,在進行語言學習時不應該僅僅將學習語言作為應試之用,而應該讓學生學習最符合語境的語言。所以在高中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讓學生接觸到最為貼近生活的語言,為今后的應用做準備。同時通過模擬實際情境的教學,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階段性的語言使用變化傳授給學生。
2.2 課堂話語的理解性
對語言的理解是學習語言的最重要的途徑,所以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要使用盡可能多的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語言的含義。第一、教師在進行話語講述的過程中要注意語速,確保語速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同時說話過程中所用到的技巧以及方法要能讓同學理解和接受,但同時也要比同學的說話水平高;第二、音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話語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控制話語的音量,要突出課堂上所講述的重點,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顯著的提升;第三、教師說話的語調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互動式教學,教師話語在語調上的選擇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教師與學生們之間互動關系的構建。
2.3 話語的重復性
在課堂講述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重要知識點的重復敘述,這樣可以使授課內容突出,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同時話語的重復也可以讓學生盡可能的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
2.4 話語的規范性
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話語一定要具有準確、簡練、具有較高的條理性等特點。這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話語的理解程度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上話語表述的清晰度。
3.1 課堂有效性話語
著名的學者曾認為,向分析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話語是否合理、有效的主要評價依據,就是分析教師的話語與相關教學活動的吻合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3.2 相關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
課堂評價體系的建設在課堂教學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以及衡量標準。所以構建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有效的提成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在構建此類評價體系的方面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3.2.1 要有一定的導向性
一般情況下來講,評價指標在整個評價體系中一般都起到指揮的作用,這是因為眾多教師大多會根據評價體系所關注的內容加強相應方面在課堂上的知識結構搭建,。
3.2.2 具有一定的激勵性
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以行政命令為主體,教師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容易增加被評價者的心理負擔,引起評價對象的抵觸情緒,照成評價雙方關系的不協調;而且被評價者可能為了應付而弄虛作假。
3.2.3 發展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主要著眼于教師的未來發展,評價結果獎懲直接掛鉤。
3.3 構建“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和過程在構建課堂話語有效性指標評價體系時,通常運用因素分解法和教師訪談法等。
3.4 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表指標的確定及分析指標體系確定以后,下面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系數。權重系數反映了該指標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的客觀地位,同時權重又是評價主體對該指標價值認識程度的反映。鑒于其具有導向作用,因此在確定權重系數時,要慎重分析各指標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權重,這樣,能使綜合結果客觀、科學。
本研究首先通過文獻研究,構建了“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初稿。然后通過對一線教師和學生問卷調查、訪談以及專家認證,制訂了《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有效性評價表》。該評價表評價指標體系涵蓋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語言特征、語言功能和互動特征三個維度共26個項目。
[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活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陳瑤.課堂觀察指導t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段潔利等.教師課堂教學質S評價體系的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3(3):202-205.
[5]戴煒棟等.國內漢英屮介語研究述外語研究,2006(1).
[6]范文.從課堂觀察入手構建高效課堂[?!].教育研究,201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