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娜
沈陽醫學院
高等醫學院校英語教學特點淺析
李璐娜
沈陽醫學院
為了推動教學改革發展,更好的完成醫學英語教學改革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要求,本文就高等院校教學特點這一教學核心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對高等醫學院英語教學特點進行了總結,從而明確了我國高等醫學院英語教學改革具體任務和方向。
教學過程;專業教育;醫學道德
本文系沈陽醫學院2014年度教學研究課題立項“網絡教育平臺背景下構建醫學高校英語MES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的成果之一。
高等醫學院校英語教學過程應從醫學發展要求及學生心理特點著手,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醫學認知和基本技能,養成醫學生良好的醫學品德和共產主義世界觀。下面我們就醫學院英語教學特點進行簡要闡述。
1.1 高等醫學院生源狀況
由于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逐漸拉近與國際醫療界的差距。同時,我國高等依序院校也逐漸擴大了招生規模,醫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但由于我國不同地區英語教學水平不同,學生的英語入學成績是所有成績中分值差距最大的,醫學院卻是采取專業分班制的。學生間英語成績的較大差距,嚴重影響了醫學院英語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
1.2 一味加強英語語言基礎教學,忽視對語言能力的培養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英語四、六級逐漸成為學生上崗就業的第一塊敲門磚。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部分醫學院將英語教學狠抓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學習,例如單詞用法、增加英語詞匯量及語法結構等。反倒忽略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種英語教學方法使學生雖然能夠順利通過四、六級考試,但卻很難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可以很不客氣的說,大部分醫學生不能熟練的進行英語交流對話,聽取外籍專家的醫學報告仍然相當的困難,無法獨立完成英語文章和書籍的閱讀,忽略了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就是迷失語言學習的本質和根本意義。
1.3 教學方法單一
我們正面臨生源大幅度增加,教學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不利境況,醫學院英語教學成效緩慢,英語教學效率不高。大多數英語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落后,不利于教學改革的發展。
1.4 思想觀念落后
在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全新教學理念的同時,仍有很多高等院校仍然沿用“教學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就拿英語精品選讀來說,教學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而其中學生所能做的就是不能的記錄和背誦,消極的接受教師知識的灌輸。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置身于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很難拿出太高的學習熱情,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會逐漸消磨殆盡。
1.5 缺乏科學合理的設置、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英語課程大多以公共英語教學為主,課程設置較為單一,課程主要集中在聽、寫兩方面,英語口語和泛讀練習則屬于教學弱項,也正是這方面的缺憾,造成了醫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缺失,英語學習的真正意義不在。
2.1 采用分級教學法
根據上述問題原因分析,我們應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就學生英語水平差異問題,采取分級教學方法,可以開展英語入學摸底考試,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行評估,合理開設英語學習初中級班,進行英語課程的科學規劃。英語分級教學能夠根據學生英語水平開展合理化教學,從根本上解決不同學生間英語差異問題,實現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能夠顯著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2.2 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的英語能力是決定其與外國專業學者之間語言交流的成敗,也是決定了其對外語專業書籍的閱讀能力。因此,我們應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采用課堂講授與課外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教學。精品講讀課上,我們應同學生共同總結文章中的重點、難點,而不是讓學生養成不求甚解、依賴教師的心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和練習當中提高自身英語運用能力。對于聽說能力訓練,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身觀點,還可以開設課外英語角,展開語言話題討論,為學生提高更多的的英語聽力和口語鍛煉機會,真正發揮英語角的作用,加深與學生的交流,不斷尋找更加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2.3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根據現行英語教學規定,要全面提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改變傳統的教材、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教學軟件和計算機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師生從繁重的板書和筆記中解放出來,利用圖文并茂、靈活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消化學習大量的課堂知識。教師要進行課堂練習、話題和情景的精心設計,給學生提供一個場景優良的語言情景,激發學生英語教學興趣,增強課堂氛圍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但我們一定要掌握好課堂教學的適當性,若是教師長時間比方教學課件,師生間交流互動較少,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態。因此,多媒體教學當中教師要多提問,多組織學生的交流活動,突出教學主題。
2.4 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學生心理造成影響,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下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越高,這樣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開設小組討論環節,取代提問,將設定好的問題留給各個小組學生,讓學生幾個人分組討論,最終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個人發表最終結果,教師從旁輔助,引導其得出正確結論,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加深學生自身情感體驗。單詞講解時,恰當的引用醫學相關詞匯,增加醫學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我們要結合醫學英語教學特點,組建一支專業能力強、道德素養高的教師團隊,提高醫學院校英語整體教學質量,更好的滿足學生對專業和語言學習的兩方面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對各方面人才需求也越來越高,醫學人才既要有較高的醫學專業知識,還應具備過硬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作為高等醫學院校英語教師,我們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提高醫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為醫學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1]牛強;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考[J];福建外語;200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