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仲韜,趙九九
1.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2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語言現象存在或然性和模糊性,較強邏輯性的語言理論難于給出清晰的描寫。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認知語言學從全新視角來解釋語言,其中的原型理論的適用性愈發突顯。原型理論發展于哲學、邏輯學、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貢獻,使得語言研究更加科學和現實,有利于分析語言和語法范疇方面的疑難問題,進而指導英語語法的教學實踐。
認知語言學認為據一定的屬性和規律分類的范疇化過程均離不開原型范疇理論的理據。經典范疇哲學觀把范疇看成是離散的充要條件界定的、邊界清晰的、成員地位相同的元素集合。然而,不同于以排中律得到的內涵和外延重合的離散范疇觀,羅絲(Rosch)的原型范疇理論認為范疇由全體屬性的成分和喪失一些屬性的成分組成,范疇宛如邊界不清的模糊集,是范疇的原型效應的最佳樣本和參照點,反映世界的獨立性和延續性,及隱喻能力的級差延展的識解,證明了思維和語言與世界的相似性及主觀性。作為綜合的認知常規,語法規則為各種神經元經結點網絡聯系權重的反復引發的激活狀態,是具體體現規則的程式化的詞語,因此,運用原型理論可以深刻解釋詞匯語法連續體,如,動詞時態、基本句型、語法構式、詞類劃分和體范疇等現象。
基于體驗的原型范疇理論能夠闡釋英語語法模糊現象,協助教師和學生排除規定語法范疇的思維,知其然和所以然。首先,原型理論能夠解釋語法的情態。命題中量值的概率和頻率可納入情態范疇,情態動詞和情態副詞處于兩級間。例如,意態的介于做或不做的命令句中的表程度義務的must含有發令說話人給第二人稱受令人做事的命令,當某些屬性流失,這個意義范疇就會牽強直至消失而從強迫轉向請求。其次,可以按原型對句型進行分析。雖然陳述、疑問、祈使和感嘆功能為句型范疇的原型用法,但也有邊緣。升調的陳述句應介于陳述和疑問句,如Youareanewcom?er?陳述句能抒發感嘆,如Thisgentlemanissonice.疑問句既含建議又表感嘆,如Don’tyoufollowus!祈使包含于疑問句,如,Pass thebutter,wouldyouplease?還有,一種SVO(主謂賓)構造原型用法的語義屬性劃分可得出典型施事者(主語)應是對立分離的、分句描述的、有意制約并物理接觸地變動事件的特指人。最佳受事者(賓語)是被發出動作主語所支配而顯著改變的無生命的特定實體。動作事件可為施事者影響的時長短的非焦點的因果事實。以此得出,如Jackbrokeacup.為其典型,而,如,Thegarmentcost99 pounds.是其構造的非典型,語義屬性偏離度很高。再有,主從復合句通常在主句部分傳達關鍵信息,而次要信息由從句表示,然而,會有從句信息愈加重要的邊緣,如原因狀語從句可表達復合句的核心。另外,時態范疇也遵循中心-邊緣結構,顯示動作或狀態在過去是過去時的原型,然而,以虛擬表希望、可能性、不肯定性和婉轉語氣時為其非典型用法。如Ihopedhecouldapproachme.按照主語和動詞關系可把語態按原型-邊緣來分析。主語與謂語動詞的關系為被動的主動態的語法形式可屬主動態的邊緣語法范疇,如Glassbreakseasily.難以反轉到主動態的被動態應屬邊緣的被動態,如Jackwasbornandbredtobeagreatcomposer.英語所有格構造的屬性情況一樣。英語典型的所有者’s構造具備更大的肯定性和排他性、較小的返讀率、起到認知參照的舊信息或主題的功用、一般為涉及“以我為中”的人的名詞或與之相當的詞類。典型的被所有者是與上述屬性反向的非生命體的名詞類。不具有數個中心屬性靠近邊緣,如Fivepoints’remainder.名詞前使用越多的像E’sF’sG’sH’s就越邊緣。而名詞加of同名詞加’s的原型含互補的接受趨勢,如Theankleofher.屬于離散區的例子。
總之,原型理論能夠反映范疇的離散與模糊的消長,對分析語法層面范疇的漸進性具有較強的解釋力,能夠提高教學者及學習者的語法認知的概念流利程度。
[1]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
[2]熊學亮:語言的ICM和語言學的ICM[J]復旦學報,2003,(第2期)
[3]朱永生;嚴世清;苗興偉:《功能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