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燕(江蘇淮安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江蘇 江都 225200)
公路設計與交通安全
丁燕
(江蘇淮安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江蘇 江都 225200)
摘要:近年來我國公路事業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交通安全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一直以來,我國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率較高,導致交通意外事故頻發的原因不僅僅是由于人為疏忽,公路設計缺乏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客觀因素之一。為了有效控制交通安全,降低交通意外事故,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設計與交通安全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公路設計;交通安全;關系分析
我國對于公路的投資建設越來越多,但是目前仍然普遍存在道路交通擁擠、交通安全問題,每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明顯升高的趨勢,對于廣大民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具有很大威脅。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2013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高達121651人次,由于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高達22%,遠遠高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而且,相關研究表明,50%-60%左右交通事故和公路條件存在間接聯系,而10%-20%左右交通事故和公路條件存在直接關系。由此可見,公路設計和交通安全具有密切的聯系,應將其作為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公路各種設計對于交通安全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公路交通事故。
直線是平面線形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線性,直線最大的優點在于便于勘測、設計,而且距離較短,具有明確的方向,但是直線也非常單調,如果長時間在直線線形公路上行駛,駕駛員很容易出現視覺疲勞,集中力也會下降,這對于行車安全不利。因此,在公路平面設計時應慎重選用直線線形。根據我國相關規定,直線最小長度設計,如果速度是60km/h,則反向曲線間長度最小大于行車速度的2倍,同向曲線間長度最小應大于6倍行車速度。在具體公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將當地的地形充分利用起來,盡可能選用直線,尤其是處于平原地區千萬不要人為的改動過多的直線線形,但是也需要適當的融入一些曲線設計,這樣有利于提高駕駛員的注意力。
在曲線線形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周圍地形的變化,而且能夠將前后線形圓滑的連接起來,使整個線形保持連續性。一般,圓曲線應盡量不要選用極限最小半徑,曲率半徑應盡量選大一點。一般應用回旋線來緩和曲線,如果公路的設計車速相對較高,則橫向加速度的變化率最佳應選為0.45m/s3,而且應將緩和曲線長度適當延長。如果彎道的半徑較小,應設置必要的超高,但是注意超高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地形狀況、寒冷積雪程度、道路等級、彎道半徑等相關因素。應特別重視道路加寬值、超高值的計算,這兩個指標往往是導致公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危險因素。其次,根據很多資料研究顯示,曲線的轉角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公路交通安全,如果曲線偏角較小的話,駕駛員很容易出現急彎的錯覺,對于行車安全有所影響。因此,公路設計中也應確定合理的路線轉角。
公路縱面線形設計過程中,主要是要強調變坡點處的豎曲線以及縱向坡度。一般原則上,如果路段設計車速相同,行駛的狀態也應該保持一致,和其他線性因素不同,縱向坡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駛性能和車輛的影響。如果車輛的爬坡能力存在很大不同,在路段沒有設置合理的爬坡車道,并且沒有設置合理的縱向坡度的話,很容易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引發交通事故。一般關于縱向坡度標準值的確定原則是,應在滿足經濟性要求前提下將車輛速度盡可能減少。由于連續下坡的過程中,行駛車速也不斷提高,不利于行車安全,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坡長。通常情況下,相對于水平段公路而言,凸曲線段出現交通事故率相對較高,而最主要的事故誘因是由于凸曲線半徑較小。同時,如果頻繁變換豎曲線,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度對車視距有所影響,這樣的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路安全,因此凹曲線設計需要特別重視視距。
公路的路幅寬,也即是路面橫向分布設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安全,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該結合交通流、交通量、公路使用功能、行車安全要求等各因素綜合考慮路肩、路緣帶、車行道及中央分隔帶的尺寸大小及其形狀設計,盡可能保持一致性、連續性。車行道寬度和交通事故發生率相對值存在直接聯系,通常車行道越窄,事故發生率越高,但是若車行道寬度過寬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兩列車在同一車道并行行駛,因此,車行道最佳寬度設計為3.5~4.0m左右。路肩、路緣帶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行道寬度的利用率,合理設置路肩及路緣帶寬度,可有效分隔車行道與路肩、分隔帶,也可以正確誘導駕駛員,可提高行車的安全性。
如果路基寬度和橋面寬度不同時,或者是路肩寬度、護欄引起路面、橋上人行道的寬度出現變化的情況下,又或者是跨線橋下側向余寬不足,車行道側面橋臺、橋墩離得很近的話,也會影響駕駛員的心理,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在公路橫斷面設計時都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在交通事故影響因素中平縱線形組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公路的平縱橫組織設計會誘導人的視覺,一旦線形組合的視覺誘導和自然相違背,就會引發交通事故。在設計公路平縱線形時,應盡量不要重合回旋曲線和豎曲線。豎曲線的頂部最好不要有急彎,防止駕駛員在與頂部靠近時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判斷。同時,關于平曲線組合設計,應盡可能不要采用復曲線、斷背曲線、反向曲線,因為這些線形會感覺非常扭曲,很難保持線形的一致性,這樣會影響駕駛員的視覺感受,很難適應線形變化,擾亂視覺。因此,在平縱橫組合設計時,應高度重視線形的配合效果及其對駕駛員的視覺效果。
視距設計主要是為了使駕駛員能夠看清前方一段距離的路面情況,是幾何公路設計的關鍵因素之一,視距是否滿足對于公路通行能力以及行車的安全性具有積極作用。公路在視距設計中,要求駕駛員的反應時間應比所有駕駛員的平均反應時間高,尤其是在交通標志、車道變化、立交匝道、交叉口等行車復雜的路段,應將反應時間值適當增加2.5s。
總而言之,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公路設計的交通安全,為了盡可能提高我國公路設計效率及其質量,必須綜合考慮各種交通安全影響因素,提高整個公路設計的安全系數,盡可能減少由于公路設計導致的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馮貴炎.公路設計交通安全審查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