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我國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監測力度以及監測質量管理力度也越來越大,相關部門甚至引進并采取了更加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使得我國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事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人們對環境監測的重視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便顯得有些不足,一些部門人員因沒有意識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其在工作中忽視對質量的管理,從而拉低了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整體的工作質量。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初探
我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 制定監測規范, 會同有關部門, 組織監測網絡, 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對監測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 克服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對做好新時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
一、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是相對落后的
通過長期實踐中,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的一部分已經被有效地改善,及其主要密碼,并行采樣和原型,整個程序空白樣品,比標準樣品控制、能力驗證、實驗室質量控制圖控制模式,但環境監測的影響因素較多,寬,聯鎖和監控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監控領域,相比,發展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不完整,管理漏洞,阻礙提高數據精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監測技術的進步,我國環境監測需求和監控已經擴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在中國,然而,沒有實現相應的調整和變化的質量管理思想并沒有跟上變化的時間和需要,如我國的法規環境監測、檢驗程序、技術規范等部分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要不斷加強環境監測標準、技術規范和質控技術的完善。
(二)對環境監測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目前,雖然我國很多地方監測站對室內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相對成熟,能夠采取嚴格的實驗程序和實驗方法,對環境監測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然而在室外環境的監測過程卻顯得過于隨意,沒有嚴格履行相關的程序和規范,沒有對監測目標進行準確的設定,在布點、采樣、樣品保存與運輸等壞節還存著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監測信息的質量和實用性。
(三)相對缺乏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提升,對監測技術人員的素質、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培訓機制不健全,沒有專門的培訓機構監測人員進行質量管理培訓,質量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監測能力得不到提高,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綜合分析人才、復合型人才較缺乏,致使環境監測工作效率不高,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質量管理的需要。
(四)、信息化應用程度有待提高
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計算機管理技術日新月異,但把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到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情況卻不多質量控制人員忙碌的人收集統計數據的各種監測質量控制,質量數據的判別的準確性和合理性,計算合格率質量數據、過程質量控制數據,將質量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時間,其他方面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不能有效地實現應用程序。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使用規定的經濟效益,推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網絡已成為各行各業的迫切需求增長和發展。環境監測信息在1990年代開始,通過監測網絡環境,內部電子文件傳輸,信息資源管理、環境管理信息平臺軟件開發和應用,逐漸走向環境監測目標的整體信息。背景下的發展信息,然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信息化步伐明顯滯后,監測人員信息意識和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投資的質量。窮人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單一的技術已經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工作。
二、解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現狀問題的策略
(一)加快轉變主要環境監測,改善環境監測站
我國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監測力度以及監測質量管理力度也越來越大,相關部門甚至引進并采取了更加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使得我國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事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人們對環境監測的重視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便顯得有些不足,一些部門人員因沒有意識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其在工作中忽視對質量的管理,從而拉低了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整體的工作質量。檢查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其功能,“抓業務,竭誠鉆戰術”,環境監測工作更加全面和細致,提高技術支持能力,提高基站的實際效果和位置在環境檢測、車站工作人員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也讓人們知道如何支持基層監測站的工作,尊重他們的工作,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主要環境監測的理解。
(二)更新質量管理的概念。一般要求的校準和測試實驗室能力”,是一個全面的質量管理標準文件,其內涵有不同的要求,質量管理,它充滿了實驗室能力的要求。環境監測站的高層管理人員,因此,你必須首先更新原質量管理概念,并親自參與質量手冊的制定和修改,尤其是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和修改,其次不斷培訓和宣傳,讓所有員工建立一想到每個人都負責質量監測,了解全面質量管理政策的內涵和目標,了解每個崗位責任和義務。
(三)為了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首先應完善測試質量管理體系,只有健全的管理體系,以確保監測工作正常有序。第一要加強基礎工作,監控計劃制定,包括樣本收集、原始記錄、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審核反饋和一系列的基本工作,確保準確的監測數據,實驗分析和嚴格的監督和權利實現的目標質量檢測。第二要明確監管站每個部門和每個監視人員責任,權利,任務,并形成一個完整的和嚴格的質量體系工作,可以承擔責任到個人,各自的職責,做個人責任,各部門員工合作努力將在監測的質量做得很好,如果有問題,也容易找到問題的起源和及時的響應。
三、結語
眾所周知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核心,只有持續完善和發展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加大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力度,,想方設法提高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參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為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而奮斗!
參考文獻:
[1] 郭曉明,徐曉平,郭?.加強基層環境監測站管理全面提升環境檢測新格局[J].中國科技縱橫.2010,(24).
[2] 王秀琴,李伯苓,魯寧.淺談如何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的能力建設和展開[J].四川環境,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