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95)
對南昌市進順村居民體育消費情況的調查研究
米力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95)
作為江西省的省會南昌市,近年來在經濟、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有了迅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穩定增長,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本文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城中村”居民為切入點,通過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南昌市進順村部分居民的體育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進順村居民在體育消費方面的支出是呈現出一個向上增長的趨勢。在體育消費的內部結構方面,實物型體育消費仍占主要成分。參與型與觀賞型體育消費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城中村體育消費消費結構調查分析建議
進順村地處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村中心區緊靠解放東路和青山湖大道交匯處。隨著南昌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版圖的擴大。現在該村已處在南昌市的區域核心位置,是典型的“城中村”,而且該村率先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名村”、“中國十佳小康村”,是南昌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本文選擇進順村的居民作為調查對象旨在進一步分析在當代社會隨著城市的發展,原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居民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農村居民在物質條件得到很大滿足之后,他們在精神文化追求方面,尤其是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參與情況。
2.1 研究對象
調查隨機對南昌市進順村生活區的部分居民進行問卷調查,重點調查這些居民的體育消費情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維普、超星等期刊網站查閱相關體育消費、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方面的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支撐。
2.2.2 問卷調查法對隨機抽取的南昌市進順村120名居民發放問卷調查,收到問卷113張,問卷回收率94.17%。
2.2.3 訪談法。走訪轄區居委會負責人和群眾,了解轄區群眾從事體育活動及體育消費的大致情況。
2.2.4 數理統計法。對所有問卷所得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表1 居民體育消費形式(多選)
表2 居民喜歡參加的體育活動(多選)
3.1 各轄區居民體育實物型消費的情況分析。
實物型體育消費是指人們通過參與體育活動對實物產品進行消耗的消費行為。
比如運動服裝,運動器材,體育彩票等。通過對居民的調查研究表明實物型體育消費情況如下。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進順村居民消費主要以購買體育彩票,體育服裝,體育器材等實物消費為主。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1)近年來隨著進順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有能力在體育消費方面進行更多的消費。(2)居民的生活水平質量逐步提高,使得人們對體育健身功能認識在增強,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運動娛樂的人數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居民在體育器材及健身場所方面的消費水平逐步提高。(3)體育彩票在實物型消費中排名第一位,首先是帶有博彩性質,娛樂性質符合村中部分居民的喜好,其次對體育賽事的關心及運動氛圍的影響,使得居民也熱衷于對體育彩票的投入
3.2 進順村居民參與型體育消費情況及分析
參與型體育消費主要人們購買體育活動的消費行為,如報名參加各種體育協會組織的運動競賽。個人運動支付的場所,教練的培訓費用等。
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出進順村居民喜歡參加的體育活動項目主要以快步走,羽毛球,足籃排,乒乓球,廣場舞為主。參與型體育消費比例不高具有以下幾個原因(1)參與型消費與實物型消費有部分重合,例如游泳與乒乓球。如果是在專業場館,有教練指導那么就是參與型消費,如果是自己去河,湖中游泳,在社區的簡易乒乓球臺活動,那就是實物型消費。(2)社會專業體育指導員隊伍不足,我市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足,無法滿足對消費人口的體育健身指導覆蓋。(3)健身場所匱乏,收費不合理等因素制約了參與型體育消費的發展。(4)消費人口結構,收入情況,文化情況等因素,影響參與型體育消費。如中老年人以實物型體育消費為主,青年人參與型與實物型體育消費旗鼓相當。收入較好的以參與型為主,收入較低的以實物型消費為主。
3.3 進順村居民觀賞型體育消費情況及分析。賞現場體育賽事的消費行為。我們通過表1可以看出觀賞型體育消費在進順村居民的體育消費中所占比例是做小的。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1)體育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現在信息社會電視媒體,互聯網媒體的體育賽事轉播越來越豐富,而且有高水平的節目賽事解說員,所以人們也不太愿意花過高的金錢和精力去現場看比賽。(2)隨著高水平的體育競賽轉播越來越多,人們對體育競賽的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比如,原來南昌有南昌衡源足球俱樂部踢中超聯賽,場均上坐率有2萬左右,但自從俱樂部遷往上海后,江西本土俱樂部江西聯盛踢中甲聯賽在南昌場均上坐率只有2~3千人。(3)和南昌的體育競賽舉辦環境有密切關系。目前南昌的體育競賽舉辦環境相較于我國其他一線發達城市來說差距比較大,無論從承辦的體育賽事影響力,質量,規模來看都不是很突出,再加上在我國體育競賽影響力比較大的足,籃,排中南昌沒有一支具有影響力的隊伍,也造成了高水平體育賽事匱乏的局面。
表3 居民體育消費情況調查表
表4 影響進順村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多選)
表5 進順村居民月均收入與體育消費的情況
表6 進順村居民在休閑時間的活動情況(多選)
表7 體育硬件條件設施對體育消費的影響因素(多選)
2.4 影響進順村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因素及分析
居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使得人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尤其在精神文化和健康保健方面的支出在不斷增長。進順村居民今年總體的體育消費情況。(見表3)
通過表3我們可以看出進順村居民在體育方面消費支出與往年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在調查人員中,只有4.4%的居民體育消費支出呈現下降趨勢,而6 8.2%的居民今年在體育方面的消費與往年相比有所提高。
體育消費的變化與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濟因素影響主要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方面,而社會因素主要表現在,文化程度,社會氛圍,體育設施等方面。經過對問卷調查人員的研究發現,影響進順村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主要有,體育設施,收入水平,空閑時間等因素。其中收入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見表4)
2.4.1 經濟水平對居民體育消費的影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是指精神方面的東西,如政治、文化、藝術等。沒有物質作為基礎,也就談不上體育休閑活動,體育文化享受。從表4我們可以看出有9 6.5%居民認為收入水平是影響居民體育消費主要的因素。目前南昌經濟水平還不是很高,進順村雖有村集體產業,并每年會給予本村戶籍居民一定分紅,但對被調查人群的訪談發現,居民總體服務于第三產業,經濟收入呈不穩定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體育方面的消費投入。
由表5我們可以看出,進順村居民的月均收入主要在3 0 0 0左右。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超過了南昌當地人均工資水平。在滿足了吃、穿等生活基本消費后,多少有些閑錢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用于體育方面的消費。進順村居民月均收入在2 0 0 0元以下的有2.7%的人在體育方面消費,月均收入在2 0 0 1-3 0 0 0元以上的有3 6.3%的人在體育方面有消費,月均收入在3 0 0 0元以上的有5 0.4%的人在體育方面有消費而且消費金額有明顯的提升。從表5中還可以看出居民的月均消費水平與自己的工資收入基本成正關系。收入越高,在體育消費方面投入越大。
2.4.2 休閑時間對居民體育消費的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進順村居民在一天的工作后,在屬于自己的有效自由時間中,從表6我們可以看出,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看電視上網站6 6.4%,在家帶小孩照顧老人占5 3.9%。并列排在第三的是體育活動和棋牌4 6.9%。這正好分別是體力型體育活動和腦力型體育活動的典型代表。另外,調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問卷調查的人口中在從事體育活動方面并不是占據很大的比重。說明居民在生活方面都有各種各樣的負擔,興趣愛好,也從而限制了體育消費方面的發展。
2.4.3 體育場館,設施及服務隊體育消費的影響
體育場館,設施的遠近,環境的好壞是人們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進行體育消費的重要影響因素。體育場館的軟硬件條件、區位、輻射范圍、收費情況等都是吸引人們去進行體育鍛煉的先決條件。從調查問卷得出的結果表明影響人們去體育場館進行體育消費的前三項因素分別是場館是交通情況,收費情況,服務質量。而目前進順村附近沒有大型的體育場館。只是在周邊散布著一些高校,中小學的體育設施,或者是利用閑置用地臨時改造成的一些小體育館。學校場館的特點是費用少但存在著時間限制。如寒暑假、學生上課時間、節假日都不開放。而小場館雖然收費比較經濟但設施器材、周邊環境比較差。而大的綜合性體育場館離進順村很遠,開車估計都需要0.5h所以不方便居民日常進行體育鍛煉消費。
3.1 結論
(1)體育消費在進順村居民休閑消費中支出額占比增加。調查問卷數據顯示,體育消費支出比去年增加的有7 7人,占調查人數的6 8.2%。
(2)進順村居民體育實物型消費占主導地位。包括體育服裝,體育彩票,體育器材等。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占比較小與我國一線發達城市相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3)影響進順村居民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體育場館收費標準,體育場館環境等。
3.2 建議
3.2.1 加快南昌市經濟建設,增加我市居民經濟收入水平
3.2.2 加快南昌市的體育設施場館建設,提高場館服務質量
大型居民區周圍市政府應配套建設一些體育場館設施,場館4.2.2 加快南昌市的體育設施場館建設,提高場館服務質量。
大型居民區周圍市政府應配套建設一些體育場館設施,場館建設好后還應管理好,使用好,服務好使場館在公益基礎上能產生一些經濟效益,有利于體育場館的維持運轉。細分體育市場,根據群眾不同年齡,職業,收入水平等狀況開設不同的體育項目。為消費者提供內容豐富,時間靈活的體育消費形式。有條件的區域還應把中學、大學的體育場館在寒暑假或周末休息對公眾開放,有利于場館資源的合理利于,不造成資源浪費。
4.2.3 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充實一線社會體育指導人才
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培養針對各種體育鍛煉,休閑鍛煉項目的優秀專業指導人員。為以后參加體育活動項目的居民提供指導服務。從而使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科學、合理、專業、優質的體育鍛煉服務指導。
4.2.4 加強體育產業的開發利用,引導體育消費健康觀念
積極發展我市的體育產業,如體育競賽推廣,運營,體育旅游,體育彩票等項目,使觀賞型,參與型體育消費比重提高。建立以健康投資為核心理念的體育消費觀念,引導群眾在空閑時間投入到有益于自身身體健康的體育活動中去。
[1]胡樂詠.王愛豐.陳勇軍.江蘇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發展趨勢[J].體育學刊,2001(4):28-31.
[2]于軍.山東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1):102-104.
[3]曹邦榮.提高新農村與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對等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32):144.
[4]蘇欣.我國農村體育消費的現狀與思考[J].寧夏工程技術,2014 (1):93-96.
[5]鐘進聰.建設新農村導向下提高體育消費水平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5):134-135.
[6]渭南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 (21):113-115.
G807.4
A
2095-2813(2015)08(a)-0000-00
米力(1983.1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西南昌,學歷:體育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