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榛等
摘要 “中國經驗”已經成為了世界很多領域所研究的一個話題,在馬克思主義中,這種中國經驗可以說是將我國社會主義革命、改革與建設在一定提煉之后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在本文中,將就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中國經驗問題進行一定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視角;中國經驗問題;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提升,經濟步伐的推進,“中國經驗”已經成為了現今較為熱門的一個話題,很多領域都試圖通過對中國經驗的研究來學習我國發展的積極經驗。可以說,“中國經驗”并不是一個邊界清晰、單一化的概念,而是具有較為復雜特點的一個概念,是從馬克思主義中不斷總結所獲得的一種經驗。
2 中國經驗的基本特征
自從馬克思主義傳入我國以來,經過一定時期的探索與改革,我國在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經濟等很多個方面都形成了較為定型的體制,并逐漸形成了屬于自身活力與特征的一條發展道路,這就同馬克思主義具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特征。從總體上看,“中國經驗”就是我國發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種相結合的一個歷史過程,是完全不同于其他國家模式的“中國經驗”。
2.1 以發展眼光看問題
使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可以說是辯證唯物主義作為基本理論的一種思想方式以及理論原則。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獲得更好的進步,就需要能夠在一種發展的眼光下對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把握,并對這部分問題進行不斷的分析、解決,進而積累到更多的經驗。而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對相關經驗進行不斷的研究,才能夠更好的對實際現象與特征進行把握。而在我國實際發展的進程中,也對中國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經驗進行了積極的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具有我國特色發展道路的科學內涵以及本質特征進行了概括。這不僅是對于實踐經驗的一種概括,也能夠體現出我國未來發展應當能夠遵循的原則。
2.2 以既成事實為出發點
自我國建國以來,在改革開放的30年內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力,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奇跡般的經濟增長也使外國的經濟學家產生了更多的關注。對于我國發展經驗來說,其形成是建立在既成事實角度的,同時也是對這種事實的一種升華。對于這種升華情況而言,其正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實際創新過程中對探索經驗以及探索成果的一種積極歸納與總結,并從實踐中對這種理論創新以及規律性成分進行了獲取。對于這種理性升華來說,其不僅是我國新理論、新思想形成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對我國經驗進行總結的核心要素,對于一切事物來說, 要想掌握其內部規律,一定的理性是必不可少的,對此,就需要我們通過思考作用的發揮在原有“中國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的進步。
3 中國經驗的理論意義
3.1 對于“中國經驗”來說,其是中國實際同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的一種產物。共產黨在我國革命、改革以及建設的過程中,在每一個歷史階段上所作出的總結,在我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國家往往都會從自己角度出發來制定出同本國實際情況、發展過程相結合的理論與政策,并能夠以一種獨立的方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探討。而在中國,就需要能夠同我國的革命建設以及實際國情進行積極的結合,即將其更好的中國化。從上世紀20年代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不斷的挫折與曲折中推進,使人們再次過程中對社會發展規律、形態演進過濾以及文明發展道路都具有著較多的反思。而“中國經驗”同馬克思主義化的歷史進程,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歷史經驗的不斷總結,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原理進行不斷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的一個過程,并在積極吸取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建設的階段性特征進行研究與分析,并使其在具體實踐中獲得更大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深入認識中國國情、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的總結、不斷揭示和掌握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規律的過程,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和推進理論創新的過程,從而形成能夠指導我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踐的科學理論。
3.2 “中國經驗”也代表著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所具有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中國經驗”的產生,正是在對歷史發展特征進行闡明的同時開啟了我國新的歷史發展前景。尤其在當今社會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并存的情況下、在資本主義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中國不僅是現代化的追趕者,同時也是現代化的引領者,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強調社會主義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不同國家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經濟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生產力水平的差異、群眾基礎構成情況差異而呈現出更為多樣、豐富的特點。
3.3 “中國經驗”也是將我國實踐經驗積極進化為理論的一種必然要求。在對馬克思主義進行運用的同時,需要能夠將其同我國時代特征進行良好的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政治、經濟領域所發生的巨大成效以及深刻變革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論概括,進而在此基礎上獲得更為科學的理論表述,而這也可以說是對歷史經驗進行總結的一項關鍵內容。如果我們局限于、滿足于感性認識,不求理性升華,就會墜入“經驗論”的泥潭,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 如果我們脫離客觀現實,脫離社會發展實際,拘泥于單一的理性推導,就會陷進“唯理論”的沼澤,犯教條主義錯誤。可以說,“中國經驗”的生成不僅是對于現代社會世界以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種批判與反思,其所獲得經驗也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其較好的向世人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運動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且社會主義思想也沒有終結,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其所具有的優越性。
4 結束語
可以說,通過對“中國經驗”的研究,我們能夠了解到,歷史是一本具有創新實踐力量的書,但卻不是西方文本中學術范疇、理論概念的簡單堆積或克隆。在未來的發展中,也需要我們能夠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心,從“中國經驗”角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更為多方面、多角度的總結。
參考文獻
[1]李培林.改革和發展的“中國經驗”[J].甘肅社會科學.2010(04):1-4.
[2]馬俊峰.“中國經驗”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J].現代哲學.2008(06):78-81.
[3]周曉虹,秦晨.探求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周曉虹教授訪談[J].學術月刊.2010(09):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