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有效發展高等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心理健康,是新時期我們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高職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力量和棟梁之材,只有重視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并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才能有效地保障我們高等教育發展的質量,為社會輸送大量知識齊備、身體健康、積極上進的高素質人才,以切實推動我國的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
【關鍵詞】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導機制
一、引言
當前很多90后的高職學生在入學之前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在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明顯要脆弱一些。同時,這些新生代的學生大多沒有受過苦難,會比老一輩學生更加多愁善感;再加上經濟的發展讓學生在生活中面臨許多現實的壓力,因此學生的思想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波動。在此背景下,為了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精神困惑進行有效的解決,切實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我們在高職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須利用心理學的方法,通過開設心理講座、心理咨詢門診等方式讓學生們都能夠輕裝上陣,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心理疏導機制的方法
(一)積極暗示法
眾多科學實驗的結果表明,積極的心理狀態對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提升人的注意力、反應力與判斷力都有著明顯的好處。所謂積極暗示法就是對被輔導者進行正面地引導,通過語言的贊美、行為的鼓勵、想法的認同,讓他感覺自己具有足夠的天賦和能力,只要通過認真和刻苦地訓練就一定能夠圓滿地完成任務。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在高職的日常訓練中組織多種多樣的文娛活動,例如籃球賽、運動會、文體表演等,讓每一位高職學生都盡可能地發揮出自身的特長,并且給其中表現優異的人頒發獎狀,讓他們得到組織的肯定、指導員正面的鼓勵以及同學們真誠的贊賞,這樣就會給他們十足的信心去克服今后所遭遇的種種困難,從而有效地提高實際綜合能力。
(二)人物精神感化法
人物精神感化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應用得非常廣泛,已經有不少的先例和經驗。例如,我們經常說的董存瑞、黃繼光這些英雄的感人事跡曾經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讓他們煥發出心中的熱情,全力投入到艱苦的訓練和學習中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人物精神感化法之所以能夠如此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對高職學生們形成正面的激勵,是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們的心中都多少帶有一定的英雄主義的情節,這種出生入死拯救人民于苦難之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能夠帶給被教育者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心理支持,讓他們在面對艱難環境與精神考驗的時候可以堅持最初的想法,咬緊牙關,拼搏到底。
(三)換位思考法
換位思考是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之一,具體而言就是要求雙方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思考問題。我們知道高職里的教學分工非常明確,各種崗位的職責與具體工作內容差別很大。政治輔導員由于平常比較少深入第一線開展工作,因此對于普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困難、心理上遇到的障礙,難以獲得感同身受的切身體會。舉例而言,很多新兵在剛剛入學的時候離開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孤身一個人來到學校,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因此,我們只有堅持深入到普通高職學生的生活中去,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真正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心理疏導機制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開辟第二課堂,讓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疏導有機結合
在工作中,我們要結合學生在當前階段的思想特點,及時追蹤學生的網絡言論和行為,發現他們可能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以制定有效的輔導對策并嘗試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與此同時,教師在網絡上不能只是扮演監管者的角色,相反,要積極主動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在網絡上大家的感覺都是對等的,因此會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容易交流。我們必須把握這個特點和機會,認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從而有效地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疏導機制建設,通過有效的媒體通道,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把知識、觀念和技能等遠程地傳送給教育對象。
(二)以心理疏導為契機,推進學生價值觀體系構建
根據群體心理學的研究,很多民眾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會出現規則失靈的情況。當高職學生們長期湊在一起討論各種吃喝玩樂現象的時候,他們就會淡忘學習這個中心任務,有一種樂不思蜀的錯覺。因此,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絕不是簡單的令行禁止,而是要通過教師自身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引導他們作為祖國的有志青年,究竟應該怎樣去思考,怎樣去生活,怎樣回報社會,并有針對性地對高職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
【參考文獻】
[1]許崢嶸,鄭文平.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探索[J]. 校園心理, 2014(01).
[2]程媛媛.秉承正則理念 關愛學生心靈——高職高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疏導的思考[J]. 鎮江高專學報. 2014(01).
[3]侯慶琦.試論嵌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