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秀梅
【摘 要】有怎樣的評價就會塑造怎樣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語言機智多變,評價方法靈活多樣,評價過程充滿人文關懷,這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恰如其分的評價猶如揚帆的勁風,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政治教師通過有效的課堂評價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在評價中師生共同演繹課堂的精彩,促進學生成長,開啟學生智慧,圓學生成長成才夢。
【關鍵詞】學生 評價 成長
整堂課設計精美,線條流暢,課件華麗,教師投入,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課堂氣氛不溫不火,學生狀態若即若離,亮點不多,缺少高潮。似乎這鍋思維之水距離沸騰就差了那么一點點火候,可窮盡教師之力,使出渾身解數,課堂效果還是沒有達到沸點。那么,這最后一把柴該添在何處呢?這時往往需要追求高質量的課堂即時評價,如果教師的課堂即時評價功力未足,易致功虧一簣。
課堂即時評價區別于其他評價的重要特點就是隨機性和瞬時性。在課堂上,它往往是一閃而過,似流星劃過夜空,雖然短暫,卻光彩奪目,叫人無法不去注意它、關注它。中學思想政治課和其他學科相比,課堂即時評價有著更為重要的使命,對學生評價的好壞,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影響到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肯定與引領。因此,課堂即時評價對一個學生能否很好地學會學習、學會處事、學會做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我們教師課堂中的一句準確而及時的評價,能夠影響甚至改變學生的一生,這樣的例子是舉不勝舉的。中學政治教師通過有效的課堂評價能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圓學生成長成才夢。
教師的評價語言機智多變,評價方法靈活多樣,評價過程充滿人文關懷,這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這也是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有怎樣的評價就會塑造怎樣的學生。
“有一種精神力量叫激勵。”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可見,每個學生都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性的評價猶如揚帆的勁風,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在課堂上,我對敢于發言的學生,特別是有獨到見解甚至敢于對老師的觀點提出疑問的學生,總是給予充分的肯定;而對于膽子小、性格內向的學生,當發現他們舉手時,我總是將回答的機會優先讓給他們。剛開始,有的學生可能因為過度緊張而不知所措,或者講得斷斷續續,或者答非所問,但這時若老師能給他投去激勵的目光,或點頭微笑,或摸摸他的頭,或拍手表示欣喜,或對他豎起大拇指等,都能給予學生極大的鼓舞,將會讓他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但是,課堂評價也要適度,只有客觀的、恰到好處的表揚鼓勵才顯得可貴,才能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學習內在的、長久不竭的動力。過多過濫的表揚和激勵只會導致驕傲情緒和過激行為的滋長,對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評價語言的度,對學生應寬容,但對錯必須分明。如有一位教師在執教《客觀規律》時,發給學生各種形狀的卡片,讓他們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一個學生的卡片不夠,把另一個學生擺圖形用的卡片強行拿了過來,擺出非常好看的森林,另一個學生氣得直哭。老師嚴肅地說:“能有辦法擺出有規律的形狀是積極學習的表現,但亂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大家更喜歡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教師直面學生的不足與錯誤,從正面提出問題和努力方向,同時巧妙滲透了價值觀教育,這樣的評價值得提倡。
“此時無聲勝有聲。”用特定的體態語言來支持、修飾或者否定言語行為,以達到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的效果。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除了要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外,還應經常用無聲鼓勵,即用表示贊許、喜歡的體態語言進行評價。教學中我經常用肢體語言配合評價來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行為。例如,學生積極思考時摸一摸他的頭,學生有獨特見解時傳遞給他一個贊賞的眼神,學生回答得好時給他鼓掌等。實踐證明,這種評價起到了激勵的效應,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課堂上,老師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情感,給學生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個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評價,它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這種評價,簡便、直接、有效,雖然沒有量表,也無法記載,但對學生的成長卻起著重要的作用,誰能說它不是評價呢?
“發展是硬道理。”長期的應試教育在教師的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總是追求整齊劃一的標準答案。教師把自己的思維定式強加給學生,時間一長,學生不敢創造,創新的火花也被無情地扼殺了。即時評價是一種診斷,作為政治課堂的即時評價不應以標準答案定勢。《新課標》指出:“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展學生的潛能。”我們并不反對標準答案,也不是說任何問題也絕對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問題是,現在的標準答案不僅是唯一的,而且是極其死板的,既不能測試出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且還會阻礙他們的思維發展。所以,我們應多激勵他們,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去點燃思維的火花,而不是一味地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壓抑他們、打擊他們。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教師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發言總是及時地給予評價。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即時評價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但教師權威性的評價,常常是“蓋棺定論”“一錘定音”,容易挫傷學生深入探究的積極性而助長學習上的依賴性,學生甘當聽眾、觀眾。而真正激勵性的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研討的問題,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普通的一員參與討論,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師生合作,共同探究學習,真正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多元評價方式將代替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
對人的關注,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評價不應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提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成績論英雄。我們要以寬容博大的心胸,真誠面對每個學生,激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堅信他們都能成功。
“評價因真誠而動人。”評價的方法很多,萬變不離其宗。有些問題學生回答的內容完全錯誤,這時教師評價要真誠。如:“你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很好,但你的回答與題目要求不符,再想想好嗎?”“看來你的確動腦筋了,但思路不正確,南轅北轍了,調整一下思路,重新組織語言再回答,好嗎?” “非常有創意,大家掌聲鼓勵!”“你真棒!”“我很高興,你學會了!” “你看他聽課多認真啊!學學他!”“回答得真完整!” “你很有天賦!”“你不愧是我班的政治達人!” ……這樣學生能夠及時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自豪。有時,學生的問題不能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說:“別著急,想好再說。” “哦,暫時不會,聽聽別人的意見。”這些評價既不虛偽做作又不顛倒是非,充滿真誠與善意,實踐中學生很平靜地接受,而且更愿意與老師交流溝通,能夠喚起學生的傾情投入,效果較好。
課堂即時評價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在評價中和諧發展,快樂成長。課堂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課堂評價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它具有激勵、診斷和發展的功效。中學政治教學中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使學生喜歡思想政治課。因此,有效的即時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催化劑,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上進心、自尊心,政治教師飽含真情、恰如其分的評價語言往往可以激勵學生,指引學生前行,幫助學生揚帆起航。
綜上所述,政治課堂上的即時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進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力量;即時評價可以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形成對自己的鞭策;即時評價能夠融洽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溝通和理解,使學生能“尊其師而信其道”。因此,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課堂即時評價的魅力,在評價中師生共同演繹課堂的精彩,促進學生成長,開啟學生智慧,為學生插上夢想的翅膀。
【參考文獻】
[1] 劉顯國.課堂提問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 王崧舟.不為點綴而為自省的評課.
[3]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