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梅 羅貴慶
【摘 要】聯合辦學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實現中職示范校與縣級職校聯合辦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兼具適應性、靈活性、協調性、科學性原則。本文從縣級職業學校與廣西機電工程學校聯合辦學中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探討了兩者在教學計劃、培養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反饋等方面的可行性做法,旨在加強示范校內涵建設、優化教學改革。
【關鍵詞】聯合辦學 教學質量 監測體系
聯合辦學是指辦學單位與生源組織單位依據協議,本著優勢互補、各盡職責的原則,共同培養符合用人單位需求人才的一種辦學形式。
201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發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新時期深化職業教育攻堅五年計劃》中明確提出:“創新城鄉職業教育聯合辦學模式,建立城市優質職業院校與縣域職業學校一對一幫扶制度,實行聯合開展招生、共同組織教學、協同推薦就業的‘1+1+1聯合辦學制度,城市學校要‘管理下鄉、教師下鄉、設備下鄉、課程下鄉,帶動縣域職業教育發展。”
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是國家示范校第二批立項建設學校。學校根據廣西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生產崗位職業能力要求,不斷調整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較好地適應了產業企業發展和生產崗位的需求。目前,學校已與靈山職業技術學校、宜州市職業教育中心、西林縣職業技術學校、平果縣職業教育中心、恭城縣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等5所縣級職校簽署了聯合辦學協議。廣西機電工程學校作為國家中職示范校,在與以上5所縣級職業學校聯合辦學以來,在教學質量的監測中經歷了探索、鞏固和發展階段。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對促進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構建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意義
國家中職示范校與縣級職校聯合辦學有利于生源的增加,教學改革的開展。構建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利互惠,共謀發展
通過建立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探索出符合我區的城市職校與農村職校聯合辦學的雙贏之路。教學質量是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基礎。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使各職校在合作中,在“為當地經濟服務、為當地農民服務、為學生服務”的總目標下,得到充分體現和保證,雙方的辦學規模得以擴大,社會聲譽得到提高。
2.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農村具有充足的生源,示范校職業學校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的實訓基地和雄厚的師資隊伍。合作雙方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測,如校際間相互聽課評課、參觀考察等,使兩校師生的思想觀念、教與學的水平得以不斷提高。
3.職責明確,協調配合
以城市學校為主導,在專業的設置、教材的選擇、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的確定、成績的考核與認定等方面協調配合。合作雙方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任務,使聯合辦學能繼續進行。
二、建立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聯合辦學的教學活動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活動,其教學質量監測體系不能沿用原有的監測模式,而應合理利用學校和聯辦學校的優勢,構建適合實際情況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以適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并能適應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需要。
2.靈活性原則
由于聯合辦學的職校間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設施都存在差距,因此不能完全照搬示范校的教學監測手段,應該有所取舍、有所創新、有的放矢,對教學監測手段靈活運用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3.協調性原則
聯合辦學點多面廣,沒有完整的教學過程監測體系就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教學過程的監測必須從全局出發,集合示范校與縣級職校的特點,圍繞聯合辦學的教學質量及總體目標,協調各學校之間、各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使聯合辦學教學效果達到優化。
4.科學性原則
聯合辦學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建立,是保障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這一監測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各個方面。因此,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必須遵循科學性原則,不僅在教學各環節中具有導向性作用,還能準確、全面地反映聯合辦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況。
三、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主要內容及運行
在教學管理上,學校和縣級職校的聯合辦學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學模式:第一,由示范學校向聯合辦學的縣級職校提供相同專業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資源等相關教學手段;第二,由示范學校提供教師到縣級學校講學;第三,縣級職校學生在本校學習了一年之后再到示范學校進行后期的學習。
在以上過程中發現,教學質量的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質量的不穩定性和監測力度的缺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缺乏對聯合辦學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評估;對教師教學效果不能及時反饋;對教學過程缺乏有力監測。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在我校與縣級職校聯合辦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質量的監測。
1.對教學計劃、培養目標的監測
教學計劃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而聯合辦學的教學計劃則應從辦學雙方的實際出發,設計符合辦學雙方的完整的教學計劃,同時監測聯合辦學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人才培養模式等。
2.對教學過程的監測
成立聯合辦學教學質量督導室。強化對聯合辦學教學工作質量的監督、評價。由教學督導室組織管理人員進行教學過程的教學日常檢查工作、記錄和小結。
對聯合辦學的教學活動項目進行專項檢查。由教務處組織人員檢查聯合辦學的任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日志、學生實訓報告等。
定期聽評課。由學生、教師、相關聯合辦學部門進行評教座談會,從不同角度了解聯合辦學的教師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管理情況等。督導室對所收集到信息進行及時反饋,讓任課教師及時進行整改。之后,教學督導室還要進一步進行調查,了解整改情況,以確保教學質量監測體系運行有成效。
3.教學效果反饋
聯合辦學的教學效果的反饋是對教學質量監測的另一種形式,是對教學質量的考核及評價。經過與預期的教學目標加以對比后,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并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反饋形式有考試、評教、檢查等。考試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監測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考試成績不能以試卷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定教學質量的標準,應將學生的平時成績按比例納入課程考核成績當中,突出學生的平時表現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地位。通過加強教學反饋的力度,可以較為全面地掌握教學過程,不僅有利于對教學工作及時進行調整,更有利于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測。
聯合辦學的教學質量監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聯合辦學單位加強內涵建設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充分認識到聯合辦學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重要性,結合聯合辦學的特點,通過對聯合辦學的教學計劃、培養目標、教學過程的有力監測,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進以及聯合辦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續.院校聯合辦學模式的教育質量監控方法和實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3).
[2]鞠永熙.聯合辦學模式下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理論與實踐研究[J].成人教育,2012(12).
[3]趙金成.試論聯合辦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