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知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中職會計教育難以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要。當前會計技能競賽活動規則越來越完善,參加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本文根據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特點以及筆者在教學和技能培訓實踐中的體驗,針對手工賬務處理項目,以我校為例,就如何提高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技能競賽綜合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 會計技能比賽 綜合能力
一、廣西區中職會計技能比賽的情況簡介
全區中職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會計技能比賽是一項考察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技能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的比賽。010年,由銀行學校聯合廈門網中網軟件、用友財務軟件合作舉辦了第一屆中職會計技能比賽。該比賽分為兩個項目,一個是會計電算化競賽,一個是手工賬務處理競賽。縱觀這幾年的比賽,每年規則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比賽的內容范圍也有所變動,這給指導教師在培訓過程中增加了難度。以2012年全區中職學校會計技能比賽中手工賬務處理項目為例,該項目包括運用廈門網中網競賽平臺模擬一家制造業企業某年一月的經濟業務資料,依據《企業會計準則》(2006年)和現行稅法處理經濟業務、翻打傳票(大連愛丁數碼產品有限公司翰林提T96BW專用輸入設備及配套傳票)、單指和多指點鈔(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統一印制的佰元面額練功券)等三個內容。手工會計業務處理用時180分鐘、翻打傳票用時10分鐘、單指和多指分別用時5分鐘,加上賽前準備,要求全部要在一天內完成,這對參賽學生的體力和心理上都是極大的挑戰。而2013年,手工賬務處理比賽則由原來一個人變為由三名選手組成團體形式,分別擔任出納、會計、會計主管三個崗位,內容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納稅申報表等內容,同時也取消了傳票和點鈔兩部分內容。分崗形式的比賽時間雖仍為180分鐘,但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更高,選手間的配合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正是比賽的一個難點所在。
二、選手競賽成績難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課程設置針對性不強,選拔選手的難度大
中職會計專業最重要的兩門課程是《基礎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由于課程設置過多,重要課程的課時被迫縮短,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重難點內容。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實訓課程難以開展,加大了選拔選手的難度。
(二)競賽器材及軟件準備不及時,利用不充分
學校未能在培訓前及時購入競賽器材和軟件,并且器材軟件購回后,大都處于閑置狀態,等到要開始訓練時才開始教學生使用,使得訓練時間過短。
(三)選擇選手過于注重成績,忽略心理素質
選拔選手時,過于注重平時成績或某次測試成績,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潛力。在訓練時如果出現學生懶惰或想退出訓練,特別是后期緊張、情緒波動較大等心理素質問題,對比賽極為不利。
(四)實踐教學運用欠缺
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練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實踐教學的欠缺,讓學生脫離實踐,達不到一個選手的要求,很難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競賽題目。
(五)技能訓練機制不完善,教練團隊缺乏交流
針對技能比賽,科組沒有建立完善的訓練機制和訓練指導團隊,致使教練間的配合度欠缺,沒能從總體把握訓練的進程以及缺少對學生的知識鞏固程度、素質、情緒等方面的觀察、分析,缺乏交流。
三、提高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技能競賽綜合能力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本人的實踐經驗,現對如何提高會計專業學生技能競賽的綜合能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合理進行課程開設
把重點專業課程開設的課時分配多一些,并能更好地結合實訓軟件去教學,使得進入訓練環節后,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掌握更多接近于實踐工作的知識,練習更為復雜的題型。
(二)充分利用比賽器材及軟件
應對比賽的軟件變化,學校應提前購買比賽軟件并及時使用。軟件購買后,學校應該立即組織專業老師學習研究,熟悉軟件和器材后,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提前讓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軟件,可以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操作熟練度,也可擴大選拔選手的范圍。
(三)重視選手成績的同時兼顧綜合素質
通過組織選拔賽,觀察學生在訓練中的情緒變動和他們的掌握進度,逐次篩選選手;形成合理良性的競爭機制,保持適當壓力,加強學生對比賽的適應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
指導老師精心設計實踐方案,讓學生到當地的銀行、稅局、企業去了解、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季度的預繳申報表中的實際應納稅額、如何計算會計賬務處理過程中所得稅費用、如何辦理支票業務等這些書本中沒有的知識,使得選手對整套賬務具有完整規范的程序思路,且掌握實踐內容和提高訓練速度,才能更好地應對比賽。
(五)關注訓練細節,調整訓練進度
一是建立完善的訓練機制,及時掌握學生的培訓情況并做出針對性調整。二是主動了解選手的詳細情況,并給予相應的幫助。三是因材施教。如學生打字速度慢,便要加強打字練習并訓練快捷鍵的使用;如學生登T字賬總是算不平衡,便要教學生掌握查錯的方法,提高細心程度和掌握小鍵盤指法;如選手容易緊張,便需要與其交流,開導學生放松心情,正確看待比賽。
總而言之,在比賽中要想獲得優異的成績,不僅在于指導教師和選手之間的默契配合,還應注重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對專業課程的設計、合理的淘汰機制和選拔方法、各階段訓練目標的設定,以及各選手的情況分析和心理輔導,這些過程對訓練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與此同時,不管是指導老師還是參賽選手,都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正確認識比賽的意義,在培訓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程運木.企業財務會計(第七版) [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2]劉雪清.會計模擬實訓(第三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3]叢秀云.出納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