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瑾
摘要:鋼琴演奏中音色是評判表演是否優美的直接因素,而聽眾對于演奏者的要求則不僅僅是其表現在彈奏中的技巧成分,有關音色部分的判斷也占了一大部分。然而從藝術表演的角度出發,最為打動聽眾的應該是樂曲和演奏者注入表演的情感表達,每一首可以打動心靈的鋼琴曲都是一段真心話的緩緩訴說,是作曲者和演奏者、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無言交流,也是作曲者、演奏者以及聽眾自己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所以鋼琴演奏中的音色審美有著一定的深度可言,需要演奏者的全心投入之外也需要聽眾的認真聆聽和感受。
關鍵詞:鋼琴演奏 音色 審美
鋼琴演奏是把曲譜中凝結的感情通過演奏者的深度感受之后,以手指彈奏琴鍵的形式再度展現給聽眾,是一次感情的轉述和再表達,是靜與動的空間轉換,也是樂曲藝術層次的再度升華。演奏者通過自身觀察曲譜上標注的旋律和節奏逐漸深入體會一首樂曲所要表達和展現的精神層次以及情感宣泄,進而以琴鍵上起伏跳動的音響將聽眾帶入一個單純的音樂世界,在安靜之中和聽眾進行沒有言語的對話和交流,并且在此交流的基礎上將音樂作品的深度再次挖掘,使音樂的感召力不斷向外延伸。
一、音符色彩的決定方法
音符色彩的最直接決定方式是觸鍵。演奏者的演奏技巧的高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演奏者觸鍵的力量把握,因為鋼琴的音域十分寬廣,所以音色通常會隨著觸鍵力量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由此可見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對于音色把握的關鍵是對觸鍵力度的掌控,為此,以下幾點還需特別關注:
首先,是手型的不斷調整。手指是鋼琴演奏中琴鍵和表演者直接接觸的部位,演奏者在無數次的表演之后對于鋼琴也會產生一定的感情,而這種感情的表達也是通過手指尖的觸碰得以傳達,隨著久而久之的熟悉和適應之后也養成了自己獨特的觸鍵習慣和手型,就像舒適的環境可以激發音樂家的創作激情一樣,適合自己的觸鍵手型也會帶給演奏者不一樣的表演興趣,甚至可以及時將他帶入音樂環境之中。
其次,是手指中下鍵的方向性。在鋼琴演奏初級教學中一般要求演奏者在彈奏之前將整條前臂向胸前收縮,與手邊的琴鍵呈水平狀態,而手指則要擺放在黑白鍵的二分之一處,這是基礎的演奏姿勢的先前準備。而在演奏過程中為了使音色得以美化需要適時按動黑鍵,此時則需將手指放在黑鍵三分之一的地方,否則不但達不到音色優美的目的,還有可能使手指僵硬進而反應遲緩,影響整個表演的質量,所以在演奏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節五指的位置和角度,同時還要保證掌關節的受力均衡。
最后,音色根據不同的樂曲適當調整。鋼琴的音域特別寬廣,所以很多音樂作品的表現都離不開鋼琴的現場伴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樂曲都得按照固定的手型和指法來完成,而是需要根據不同曲種的不同風格和現場表達形式的需要來不斷調整,同時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給演奏者更多的新技法探究的機會。
二、鋼琴演奏中的音色審美
(一)鋼琴演奏中心靈深處的清凈
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手指觸鍵的控制力,落指的速度和演奏者自身情感投入程度的完美協調可以有效控制鋼琴演奏的音色變化,進而將固定在樂譜上的作品旋律變得優美動聽。而在這個不斷協調統一的過程中演奏者通過全身心的投入用音樂為自己和聽眾建立了飄渺、不真實沒有紛雜的世界,恍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一般安寧、靜謐的空間,從琴鍵上不斷飄揚而出的音符之中似乎可以將世間摸爬滾打,落滿灰塵的心靈一個個徹底地洗涮干凈。
(二)鋼琴演奏時真情實感的流露
鋼琴是音樂表現中帶有高貴和神圣氣質的樂器之一,鋼琴演奏在給聽眾展示一場音樂盛宴的同時也給聽眾一個面對真實自我的機會。在鋼琴演奏中的演奏者是真實的,只有將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寄托進手指間的琴鍵上音樂才會變得有活力和生命力,才會在聽眾的耳朵以及想象力復活。而聆聽鋼琴多變音色的聽眾也是真實的,只有將一個個肆意飄搖的音符從空中抓捕進自己的胸膛,然后用心跳的節奏和著音符的起伏才能感知一首音樂作品以及鋼琴演奏的魅力。
(三)鋼琴演奏里天馬行空的想象
音樂本身就是將紙張上沒有生氣的音符變成響動在耳畔的律動的過程,同時也是在現實的世界里描繪一個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的過程,在音樂的世界里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和規矩方圓,或者抑揚頓挫,或者低回婉轉的節奏會在不經意間創造出一個個理想的環境,而在這樣的環境里任何人都可以毫無限制、天馬行空地想象。聽眾在體會心靈被洗刷的干凈透明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美好事物的理想化實現,給在現實生活中蒙受委屈和痛苦的心靈以慰藉。而之于演奏者則是一次將音樂再度創作的啟發,是與聽眾進行對話和交流的最好時機,是展現音樂魅力的最佳選擇。
三、影響鋼琴演奏中音色的因素
毋庸置疑,在鋼琴演奏中通過琴鍵實現音色的多層次化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任務,但是一旦這個層次化得以實現則是一次音樂作品的完美展示。鋼琴演奏中影響音色的主要因素包括演奏者的手指觸鍵力度的掌控,觸鍵方式以及踏板的巧妙使用等。
指尖力度的不同可以配合樂句長短變化而勾勒出層次化的曲線迂回,而觸鍵方式一方面有著演奏者的個人習慣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卻可以完美展現鋼琴的多音域特點,能夠更全面地展示音樂作品的魅力。而踏板的使用則可以將音色進一步渲染,或者朦朧或者雄渾的展示效果可以為整場表演加分不少,但是切記不可濫用。
四、結語
鋼琴演奏中的音色審美需要作曲者、演奏者以及聽眾之間的良好默契來共同完成,作曲者需要將生活感悟和人文氣息反復提煉和壓縮成樂譜上高低起伏的音符。而演奏者的任務也并非敲擊琴鍵那么簡單,而要全身心地將樂曲中蘊藏的情感因素和話語宣泄進行剖析,然后將自己的切身體會再融入其中而展現出來。作為三角關系中的欣賞者和評判者則需要認真聆聽,仔細感悟看不見的音符之后的故事以及情感。三者之間的共鳴是音樂審美的最高追求,而音色則在達到這種境界的過程中起著階梯式的作用,需要引起更深切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段姍.淺談鋼琴演奏中的音色與控制[J].大眾文藝,2011,(12).
[2]彭弋的.淺析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合理運用[J].黃河之聲,2011,(22).
[3]徐寧.鋼琴觸鍵技巧與音色關系新論[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