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敬波
摘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改革,提倡將人文精神貫徹于學生的成長教育中,尤其要體現在高中語文教育中。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育掙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束縛,不僅關注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水平,而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在課堂上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以師生互動理論為基本立足點,提出促進高中語文課堂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相關措施和策略,營造良好的學習語文氛圍和環境。
關鍵詞: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 有效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要改變傳統的被動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重新審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積極開展互動式語文課堂教學探索,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師生有效互動,避免教師單方面授課,適當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師生之間形成互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一、高中語文課堂實施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高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未完全形成,再加上高考壓力,很容易對老師有意見,甚至形成對立關系。長此以往,則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而且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師生互動,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良性循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思維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中,通過設置相關情景、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而不再采用老師直接講述內容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到答案,更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此外,實施師生間的互動,加強課堂上的師生對話,積極倡導和推行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加強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鍛煉。
二、加強高中語文課堂有效師生互動的途徑
(一)積極鼓勵學生課前預習,營造輕松平等的課堂氛圍
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良好的師生互動,需要教師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在課程教學開始之前,對教材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和認識。只有這樣,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在語文教師的引導和提問下,才能較快融入課堂教學中,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表達看法,對教師設置的情景能夠直接融入,課堂氛圍活躍,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如果學生課前沒有預習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就很難較快融入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對大致內容缺乏基本了解,直接導致無法與教師之間產生互動,影響師生互動的效果和質量。此外,教師要營造輕松平等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發言和創新,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有序、良性的互動平臺。
(二)設置合理的課堂質疑答問,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
要實現高中語文課堂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需要設置合理的課堂質疑答問,通過一些精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教材的情景中,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在與教師的提問之間形成良性互動。課堂提問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可以積極表達觀點和想法,并鼓勵學生思考問題的差異性,進一步推動學生深究和討論。通過這樣的質疑答問,學生形成不同答案和意見,最終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習相關知識和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答問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可以將多元化的形式應用于學生討論中,如小組討論、小組發言等競爭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團隊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三)引入情景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專業素養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入情景教學模式,創設豐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情景教學中,鼓勵學生模擬某個教學內容或扮演某個角色,在情境創設中感受作者的情懷和思想,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強化。通過實施情景教學,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過去的被動灌輸式教育,讓學生在真實的角色中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變化,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此外,要實現高中語文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設計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針對學生的課堂反應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策略,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質量的備課,還要有良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強化師生互動效果。
三、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充分發揮互動的價值和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改變傳統的被動灌輸式教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和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本文重點闡述了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現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