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欣
摘要:初中數學中閱讀理解題教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敘述能力、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和新課改的環境下,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落到實處,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理解,掌握好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方法,對初中生的成績高低起著關。鍵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靈活運用教材,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指導。
關鍵詞:初中數學;閱讀理解題;教學策略;探究
一些學生由于數學“底子”較薄,自信心較弱,很容易把數學閱讀理解題當成了“洪水猛獸”。小學生剛升入初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階段,很多初中生因為數學理解題的信息量比較大,題目和數量相對來說也比較多,一時之間無法解出題目,從而對數學閱讀理解題產生抵觸心理。學生掌握的信息量比較少,缺乏社會體驗,對做數學閱讀理解題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初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能夠參加的社會活動非常少甚至沒有,因此就缺乏對于生產,科技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在數學閱讀理解題中,經常會出現名詞術語的身影,對于學生來說,這些名詞術語是十分陌生的,所以就影響了學生看題讀題的能力。另外,初中生不看重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容易阻礙解題思路。那么,如何培養初中生正確解決數學閱讀理解題目?
一、了解初中生需求,消除學生閱讀障礙
首先,教師要消除學生對于數學閱讀理解題目的心理障礙,重樹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促使一個人更加有動力的工作、學習的重要精神,初中生建立了自信心,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肯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成功之后,就會慢慢消除心中對于數學閱讀題目的畏懼之情,從而樹立自信心,更加從容不迫地去解決問題。
初二數學的幾何題一般都比較抽象,很多都是圖文相關,其中幾何圖涉及的信息十分關鍵,而幾何輔助線的靈活運用 也十分重要。教師就可以考慮學生的接收和認知能力,編排一些幾何輔助線小口訣來讓學生更好的記憶,從而提高數學幾何 題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說在講解圓這一整個章節的內容時,編排“直徑對直角,圓心對半徑”的數學小口訣,讓學生通過記憶這些小口訣,能夠在做題的時候,運用到題目中去,從而解決問題。
二、科學進行提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的時候要“快穩準”。學生經過快速閱讀,準確掌握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仔細注意到問題的提出方式。通過反復閱讀 關鍵信息,找到其中隱藏的數量的關系,從而準確地解決數學問題。數學閱讀不同于其他的閱讀,講究的就是嚴謹快速的解題方式,學生只要掌握了關鍵信息,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題了。
三、提供教學幫助,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閱讀理解題能夠促進初中生的語言發展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做好閱讀理解題目,能夠幫助初中生盡快地掌握好所學知識,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要在適 當的時候給學生提供一些有利于數學閱讀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閱讀的樂趣。
比如學習“混合運算法則”:先乘方、再乘除、后加減。這其中的數學閱讀理解題一般都會涉及到 這三種運算,或者至少兩種運算。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從中找出題目中含有的等量關系然后結合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就可 以適當地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告訴學生數學計算的主要原則,那就是“怎樣算簡單,怎樣算準確”,學生在日后閱讀類似混合運算法則的理解題目時,就可以更加快速準確地做出答案,從而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學生一旦對數學閱讀理解題產生興趣,就會提高學習熱情,做好數學題目,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四、保障數學作業的質、而不是量
學生進入中學之后,課業便更加的繁重起來,而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占據了學生一大半的課余時間。數學閱讀理解 題目的解決并不簡單,很多學生為了解一道這樣的題目,就要花費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但是學生的時間有限,還有別的科目的作業需要去做,又因為一些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最終無法完成數學閱讀理解題目。因此,教師在布置 作業的時候要注重作業的質而不是量,結合學生們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布置相應的作業,不要布置得太多,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每天可以兩三個題目,慢慢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比如說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這一階段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 給學生布置四個題目,讓學生課后完成。題目的內容要循序漸進,每一個題目掌握一個要點,四個題目的難度依次增加,可以有效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更好地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復習,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五、注重數學的思維,建立數學的模型
在數學思維方面,數學的閱讀理解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 握,培養其探究能力與自學的能力,此外,教師不僅要對學生數學理解的能力進行提高,還要傳授學生有利于數學閱讀的 途徑和方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閱讀的意義以及樂趣,最后,在樂趣與興趣的雙重推動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數學閱讀理解題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要對數學模型進行恰當的選用,例如不足、超過、大于等對不等式的建立 進行聯想,再由等于、恰好等對方程式的建立進行聯想,在聯想的思考中,總結分析最經濟的方案,并通過分類討論的方 式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還可以由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和的函數關系公式建立函數關系的聯想,此外,還要對數學題中 已知的各種量數對其內在的聯系用相關的數學符號進行詳細的反映,最后通過數學的模塊進行反復檢查,檢查那些有關聯的數據沒有被運用上、數據的運用是否準確。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全方位進行想象與求解。
總之,學好數學閱讀理解題,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多做,做好數學閱讀理解題目,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去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