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祥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也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及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來引入教學。情境引入是探究性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一個好的情境創設能夠將學生置于愉悅的學習情感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調動學生求知欲望、發展創造思維、培養發現精神。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情境創設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是學生有效學習科學的關鍵所在,結合教學實踐,本文談談小學科學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的一些做法。
一、問題入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設計,猶如在學生腦海中投入一顆石子,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波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設疑,根據教學內容巧于設疑,通過設計懸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隨著老師設置的疑點,不斷地思索,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科學的探究學習中來。如教學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個難點時,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當湯圓或餃子剛放入水中時,會沉入鍋底,而當湯圓或餃子煮熟時,則會浮出水面,這是為什么?然后又設計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將一塊小鐵石放入盛滿水的臉盆中,問學生:“小鐵塊為什么下沉?”學生則回答:“因為鐵塊重,所以下沉。”緊接著又問學生:“大輪船也是鋼鐵制成的,比小鐵塊重得多,為什么它卻可以漂浮在水面呢?”學生聽后立刻進入思考。這樣不但為新知的探索留下了懸念,還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科學的探究活動中去。
二、趣味入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古人說:“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因此,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只有當學生對其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才會樂意去學,才會去積極思維,才會受教育于輕松愉快之中。愛因斯坦說:“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結合小學生好動、好學、好新的特點。在教學《被壓縮的空氣》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玩一個“用注射器做的空氣槍”的游戲,學生玩后引發出一個個問題:“空氣槍里子彈為什么會射出去的?”“空氣槍是怎么制作的?”“空氣槍里的子彈能不能射得更遠些?”……通過一個與教學密切相關的游戲,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并能維持這樣的學習動機進入更深入的探究活動。
三、實驗入境,激發學生操作學習動機
實驗是學習科學知識、完成探究過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實驗是一項興趣盎然的活動。創設實驗情境,科學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用實驗的方法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發地產生對科學現象的濃厚興趣,渴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情境。實驗情境的創設應突出科學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如講《大氣壓力》時,教師把玻璃杯裝滿水,用一張厚紙蓋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氣泡,這時教師巧妙地問:“同學們注意,老師把杯子倒過來水會怎樣?”實驗像魔術一樣把學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觸發了,學生產生了疑問,水到底會不會流出來呢?教師不必發表意見,只需把杯子倒過來,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學探究問題自然萌發。“是誰把水托住了呢?”這一趣問把學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學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為主動的探索者。
四、生活入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的支撐,教師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抵抗彎曲》的教學中,我找到一些多媒體資料導入新課:2006年3月28日韓國桑蘇大橋瞬間倒塌,2007年8月1日美國明尼蘇達州一條橫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橋在交通高峰時期突然倒塌,上海某工廠鋼結構廠房倒塌的事故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驚心動魄的事實和觸目驚心的損失數據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橫梁抵抗彎曲性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學生進一步形成增加橫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橫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這一科學概念。使學生實實在在感到科學知識有用,體會科學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興趣盎然。
五、多媒體入境,加深感性認識
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習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和認知方式。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合理運用,盡可能真實,要有吸引力。如《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一課主要通過火山和地震的事例來認識地球內部的力量是如何改變地形地貌的,但學生對火山和地震怎樣改變著地形并不很清楚。如果僅僅看課本或靠教師的講解,不利于喚起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播放錄像生動形象地再現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學生如臨其境,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了解了火山噴發時的壯麗景觀,并為推測地表的形態找到了依據,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境因情而生動,教學進入情感領域,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并利用情境,把科學知識的教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富有感情的教學情境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