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杰
摘要:本文從巧設導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有的放矢,提高學生良好素質;小組討論,加強學生認知結構;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四方面入手,探討了思品課提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思品教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一個好的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善于從教學實際出發,設計出高質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問,從而提高思品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那么,如何提高思品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
一、巧設導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名優秀的思品課教師,要想提高思品課課堂的有效性,除了把握好教材、備好課等教學基本環節以外,在課堂教學中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那么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這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我在講到“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一內容時,我問學生:“請看,窗外樹上的葉子和樹下的葉子有什么區別?”學生答:“樹上的葉子是綠色的,樹下的葉子是枯黃色的。”老師問:“生長在樹上的葉子是綠色的,水靈靈的,可掉在地上的樹葉為什么是枯黃的?”學生答:“因為樹下的葉子沒有養分滋養它。”老師問:“為什么沒有養分?”學生答:“因為它離開了大樹。”老師:“對,這棵大樹就好比是一個集體、一個社會,樹上的每一片葉子就好比是一個人,個人只有在社會集體中才能茁壯成長。那么,為什么個人只有在社會集體中才能成長呢?”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來了,思維的閘門自然也打開了。
二、有的放矢,提高學生良好素質
思品課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礪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和對待成長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例如,我在教學“人生難免有挫折”這一課時,針對挫折這一知識點,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①什么是挫折?(挫折是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②說一說你自己成長過程中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描述當時的情緒反應?③今后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想一想要怎樣面對?讓學生從遭遇挫折的情緒體驗出發,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這三個問題,既可鞏固前一節課“少年能自強”,又可讓學生知道:人生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從而為教學下一節課“挫折面前也從容”打下基礎。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教學,既可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又可逐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優化學生的性格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小組討論,加強學生認知結構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素質教育的實施最終要落實在課堂師生教與學的互動行為上。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是否成功,最終會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由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發展水平以及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不同,在學習過程中會形成學習上的難點,如不注意突破勢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也不利于思維水平的提高。因此,課堂討論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組織好課堂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因為正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想、學會了聽、學會了講,情感得到了交流,思想得到了碰撞,身心得到了陶冶,心靈得到了凈化。
例如,在學習“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框內容時,我就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近年來你遇到或聽說發生了哪些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該如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通過討論,學生了解了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并掌握了預防被侵犯及依法維權措施,教學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學習《財產留給誰》,教師在講遺產繼承的時候,對給出的材料不附上相應問題,而是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自己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這樣的討論方式能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學習。
四、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課堂提問不是為了通過問題使學生統一認識、了解問題的標準答案和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教師應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然會舉一反三,靈活變通。較為理想的做法是在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扮演引導者或助手的角色,要求學生加工或反思自己的回答。如教師可以追問:“你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大家了解他在思考什么,在怎樣思考。在學生回答錯誤或是回答有困難時,教師不急于讓其他學生補充、完善,而是及時變換提問的方式、提問的角度,或提供回答這個問題的鋪墊性的問題,讓這部分學生繼續思考、回答。如“為什么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成功的”這個問題,如學生一時回答不上來。教師適時地換一個角度來加以引導。如問“這一政策是好的,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在別的國家實行這樣的政策是否可行?”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學生終于明白了這一政策是“成功的”是因為它適應了我國的國情。通過教師課堂上的適時調控,引導學生反思回答的過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想習慣,并使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獲得知識的進步和思維的發展,經歷了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總之,思品課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堂提問,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作為教師,應善于在課堂上運用“提問”來啟迪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提高思品教學的效率,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