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中學的美術教學需要進行革新。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今中學美術教學的誤區,并在此基礎上,對改善中學美術教學的對策展開了深入探討,希望能夠給中學美術教學工作貢獻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學;誤區;改善策略
在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如何調整教學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當前中學美術教師都在討論的問題。中學美術教師要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找出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出發,改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使學生能在教學活動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從而提高自身美術素養。筆者就中學美術教學的誤區和改善策略展開分析與探索。
一、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部分中學對美術和音樂等課程缺少關注。首先,部分美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脫離學生實際,并沒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對美術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發,而是機械、單一化地照本宣科,這給美術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不高。其次,部分美術教師并沒有充分利用學校所配備的教學設備,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課前準備工作,學生面對沉悶的美術教學,無法提起興趣。再次,教師無法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其實不少學生在課堂上思維十分活躍,但由于教師提出的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都不一樣,教師所營造的學習氛圍如果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下去,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很難提高。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的《畫家是怎樣畫自己的》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通過欣賞與評述,得到關于美術作品的體驗,最終創作作品。然而,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教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就使得原本以學生欣賞和評述為主的互動課程成為了教師個人的課堂教學,教學成效自然也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二、中學美術教學的改善策略
(一)改變觀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正確的教學行為有:教師突然改變教學程序,如從教學轉向課堂紀律管理;教師當眾訓斥學生等等。學生不聽課開小差、聊天、看報紙甚至睡覺,在美術課堂上可謂屢見不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處理,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問題。我們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表達方式的豐富性,始終要把學生放在心里。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應投入自己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于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事實上,當學生被教師賞識之時也是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之時,學生會隨時向教師道出真心話,教師抓住機會適時引導點撥,往往教學效果奇佳。同時教師還要轉變自身的角色:由“師長”向“朋友”,由“傳授型”向“知識型”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長輩,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要尊重老師,其實,尊重是互相的,以朋友的方式對待學生,學生才信服你。信息時代是知識爆炸的年代,教師的知識更新更為重要,傳統教學強調教師應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滴水,現在,應該把教師比作什么呢?一條流動的河或者是太陽。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每個人都有其特長和閃光點。教師如果不能實行由“師長”向“朋友”,由“傳授型”向“知識型”的角色轉變,那么他就無法承擔新課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無從做到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研究策略,注重實效
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是有效的?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教學的策略可以有很多,在學校開展的有效教學活動過程中,筆者針對教學準備和教學實施的策略進行了思考和嘗試。
1.教學準備策略(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筆者所說的教學準備簡言之即通常說的備課。有效教學的備課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實際來備課。注重學情,學生的美術積累怎樣、學生對這堂課學習的興趣、對這堂課教學內容的處理、這堂課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著重考慮的問題。“備課”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行為,更應注重效益。課程設計思路中講到:“注重可行性,適應不同學校的美術教學條件。中學美術課程要適應全體學生的發展。學習內容應符合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應中學生美術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化。”
2.教學實施策略(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活動的進行、教學過程的管理)。筆者所說的教學實施即通常所說的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實施中,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整合與分析,筆者發現在教學方法和與學生課堂交流的問題上,大部分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都是不滿意的,老師對教學的安排也存在不滿意的狀況,學生對于教師對其進行的批評也感到不滿意,筆者還發現學生如果喜歡他的老師,就可能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在課堂中有效教學的實施,首先就是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對于每周僅有幾節課的美術課來說,顯得尤其重要。美術教學中有效教學的實施,除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外,還應強調教學設計。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許多種教學策略,比如游戲的策略、討論的方法、提問的策略和課堂情境創設等,要使其有效,就要對其研究。比如游戲的策略有哪些步驟和哪些特點;討論的方法,怎樣討論,討論有幾種,怎樣安排;提問的策略,怎樣提問,課堂情境如何創設等等,都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結束語:美術教學是中學實施美育、培養素質型學生的重要途徑,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前中學美術教學存在一些誤區,其所沿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學美術教師必須通過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革新課堂教學活動和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胡亮亮.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優化策略.快樂閱讀,2012
[2]朱美華.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
[3]朱瑾.淺談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學生之友(初中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