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星 楊衛濤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在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上,行業的發展道路應遵從低碳理念,以低碳理念為核心,將低碳思想融入建筑工業的施工技術,倡導資源節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是未來建筑工業大力發展的重點方向,將低碳理念更好的融入施工技術,是當今時代的主流發展趨勢。
關鍵詞:低碳環境;建筑施工技術;發展方向
引言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隨著低碳理念的不斷深入,如何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改進,實現施工技術的低碳化,已經成為建筑施中重要的研究話題。我國是人口大國,各種資源相對匱乏,環境問題尤為突出,通過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改進,結合低碳理念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技術環節,能夠減少建筑施工對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眾多所帶來的資源、環境壓力,對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表現,是建筑施工技術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
一、低碳環境下改進建筑施工技術的概況
(一)當前建筑施工技術的現狀分析
建筑行業是在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其對資源的使用同樣是巨大的,我國雖然地域廣闊,但人口數量眾多,人均資源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不具有可比性,造成資源短缺現象,建筑施工為國家帶來一部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在迅速消耗資源。在建筑施工中導致資源浪費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施工技術水平落后,有些工程為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偷工減料,為降低工資雇傭的施工工人不能勝任所在崗位,施工不規范,容易造成資源損失;其二,施工材料方面,施工單位為節省成本而購買劣質材料,不符合技術標準,也對節能環保理念“視而不見”,久而久之還會對居住者健康造成損害;其三是不能對工程進行有效管理,在設計時沒有對施工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管理人員不專業,散漫現象嚴重,不能對工程進行合理管理。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會對資源造成一定浪費,與低碳理念相悖,阻礙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應在建筑施工中,對施工技術進行改進,選用適當的施工建材,管理層面的人員進行嚴格要求,為建造綠色城市、保持生態平衡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二)對建筑施工技術改進的必要性
為了解決人口增多所帶來的住房問題,我國大力發展建筑業,促進其更快的發展,在城市化建設的熱潮下,當前城市建筑面積在不斷擴大,建筑模式也更加多樣化,出現了各種高層、地下建筑,但是縱觀所有的城市建筑,高耗能的建筑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導致了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不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一種高質量的生活,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在生活中提出了低碳理念,城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施工技術需要進行更新,在為人們提供生活、工作的場所的時候,還能夠創造出一種低碳環境,協調人與環境的之間的關系,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要求,實現低碳生活。將環保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技術中,不斷完善建筑施工技術,增加綠色建筑的數量,營造出一種更環保、更健康的生活環境。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做好施工技術的改進工作,融入低碳理念,既是人們對高質量生活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可持續發展觀念,已經成為建筑施工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
二、低碳環境下建筑施工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一)對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
在城市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資源,包括水、電以及各種施工材料等,這些資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施工過程中的浪費現象嚴重,加重了資源危機問題,為了更好的節約資源,緩解資源供應的壓力,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各種可再生資源,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改善施工技術,將各種先進科技應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材料進行二次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借用自然之力,加大對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減小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結合建筑特點,調整施工設計方案,降低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各種耗損。
(二)選用具有良好節能性能的建筑材料
資源的循環利用是建筑施工所倡導的一項重點內容,施工中選用性能良好并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利于對資源的節約以及環境的保護,因此改良建筑施工技術是目前建筑產業重點推廣的發展項目,在建筑施工中,占領了建筑產業大規模份額的新型復合型材料,這是一種以節能和實用性能強為中心理念而開發出的可二次循環使用的新型材料,在使用上,新型復合型材料可完全替代高耗能材料,在施工運用以及節能的同時,還可減少施工后廢棄物的出現,對于環境的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城市建筑施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如建筑殘渣、廢氣污水、灰塵等,噪音污染和光污染現象也比較嚴重。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管理,規范施工工藝,使施工技術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同時將先進科技與施工技術相結合,完善施工技術中的不足,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降低建筑施工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確保建筑材料中不存在有毒物質、不會產生有毒氣味,避免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四)營造良好的室內環境
做好施工管理,減少能源的浪費,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在施工過程中,結合建筑特點和功能需求,對施工技術進行改進,營造更好的室內環境,在確保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室內條件。根據建筑的高度,設置合理的采光方案;合理布局建筑結構,確保室內環境中的空氣流通性良好;使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和材料,對建筑結構進行改造和調整,確保室內的溫度、濕度滿足人的正常生活需求,提供更加舒適的室內環境。
(五)協調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結合建筑周圍環境特點,設置合理的施工方案,協調建筑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實現生態平衡。在對城市的發展進行規劃的時候,應該堅持低碳理念,在建筑施工中做好低碳環保工作。在施工之前,應該對周圍的環境特征、地形特點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施工的時候將這些影響考慮在內,對施工技術進行相應的調整,減少建筑施工和建筑在投入使用后對環境的影響,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促進建筑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
結語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做好建筑施工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建筑施工技術改進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各種節能環保材料;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避免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使施工技術更加符合節能環保理念,相信在低碳環境的影響下,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節能環保施工技術,在未來的建筑市場中,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喆.分析低碳環境下建筑施工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1):196
[2]楊雷.分析低碳環境下建筑施工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J].綠色環保建材,2013(02):20,22
[3]鄧海軍.電氣技術的設計與施工在智能電信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機電工程技術,2012,41(08):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