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政治學科是一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科,教師也隨著新的課改標準進行教學反思。利用教案教學法,來開啟政治學科的教學課堂。教案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授課方法,在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更加形象的去講解政治問題,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師可以把小游戲,比賽等教學活動與案例教學法,來進行政治內容的講解,提高課堂的趣味,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高效的參與到教學課堂中,同時也可以高效的培養學生政治思想,有利于學生政治學科的學習。本文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深入的探索,并對其講習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對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對策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時期,對于無聊的教學課堂是不能提起興趣的,所以教師要時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自己的教學課堂,在傳統的政治教學課堂中,教師以教材為只要授課材料,把抽象化的知識直接給學生講解,然后盡心習題練習,這樣的授課方式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沒有一點新鮮元素,導致學生課堂中非常容易走神,不能提高對于政治學科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久而久之對政治也就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把案例教學法與新的授課元素相結合,提高課堂的趣味,教師也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學習動力,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
一、在案例教學講堂中,增加師生交流環節
政治學科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師要利用政治學科的教學來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在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課堂,教師很少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只是自己去講解自己的知識,這樣的政治課堂缺少活力,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政治教學課堂,所以教師要提高政治課堂的教課效率,帶入新鮮的元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案教學法,來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例如,在進行《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文化的多樣性,來了解文化之間的不同和文化差異,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有的態度以及面對的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一些案例,然后讓學生討論,中國認為紅色是財富和吉祥,但是西方人的艷麗,紅色確是血的顏色,表示沖動、挑釁和動亂。于是中國人的小紅與西方好友奧莉產生了爭執,那么大家來交流一下,如果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做什么呢?然后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堂溝通,教師帶入要講的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活躍了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氛圍。
二、選擇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案例
初中政治課堂中,很多教師都插入了教學案例,用案例來帶入教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傳統的初中教學課堂中,教師選擇教學案例非常的枯燥無聊,盲目的選擇教學案例,不能與自己所講的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使學生不能清楚的理解教師要講的課程,導致學生的政治成績下滑。所以教師要斟酌自己要講解的教學內容與有趣的案例相結合,帶動課堂氛圍。例如,在進行《外國傳統節日文化》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外國傳統節日文化,然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傳統節日文化,有些學生會說圣誕節,然后教師可以把圣誕節的意義給大家輸出來,圣誕節是12月25日,這天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學生還會列舉一些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教師可以一一去給學生講解節日的意義,告訴學生通過這樣的案例可以知道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節日和文化,節日是一種文化習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長期的歷史演進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尊重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的氣息。通過這樣方式的授課,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認同,給學生講解與課本無關又有趣的話題,讓學生提高進行興趣,用不同的方法帶入豐富的案例,積極地帶領學生學習政治知識,達到自己預想的課堂效果,從而提高自己的課堂質量。
三、開展學生課堂的討論環節
在任何課堂的教學中,討論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教師都會把討論環節安排到自己的課堂中,初中政治教學也不例外,但是在傳統的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總是對討論環節非常不重視,結束的也非常匆忙,對討論話題沒有收尾的環節,學生的問題討論非常的沒有意義,沒有安排,這樣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在討論環節中總是出現說與討論內容無關的話題,缺乏解決問題的意識。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討論環節,把討論環節作為課堂的重點環節。例如,在進行《民族大家庭》這一課的教學講解中,首先教師要確定這節課的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帶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講的知識,引入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然后可以試著去問一下學生作為各民族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讓學生試著回答,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帶入教學案例,有一天小雨和回族朋友出去吃飯,吃飯的時候朋友要求不吃豬肉,小雨同學聽到這個提議非常不高興,認為吃什么是自己的權利。在這一情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說說他們的行為能不能用對錯來評價?在討論一下,如果你是小雨應該怎么樣來對他的回族朋友。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說出給個人的觀點。運用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提高學生討論積極性,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用政治思想去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
結語:初中政治課堂中,案例教學法是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整體氣氛,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政治知識,運用有趣的案例化解,讓學生更加清晰的去理解知識內容。初中政治老師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學課堂,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多給予鼓勵,給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自信心,從而可以高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殊華.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 新課程研究旬刊, 2012(8):24-25
[2]付世英. 淺議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華章, 2011(21):202-202
作者簡介:何世杰(1965.11—),女,本科,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慶陽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