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亞彬
摘要:新課改給歷史教學提出更多的需求,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授課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式對學生傳輸知識,強化學科教育的成效。同時,歷史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科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收獲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歷史教師如何提升課程教育的科學性,促使學生能在課堂中實現人文素養的培育,讓學生能更好的認知歷史學科與社會發展的關聯,強化知識教育的創新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歷史課堂;人文素養;知識體系
前言:新課標指出歷史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通過課程教育讓學生實現文化以及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說,歷史教師不單是讓高中生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思考,也需要讓學生了解到歷史知識中蘊含的歷史進程以及發展規律,促使學生了解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傳統的學科教育未能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不符合新課改提出的教學需求。為此,歷史教師應該重視在課程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提升高中生整體的學科素養。
一、歷史教師應深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材料,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
新課改要求歷史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科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收獲的人文素養,以此提升課程教育的成效。傳統的學科教育不能滿足新課改提出的需求,也不能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需要依照新課改實施創新性的知識教育。歷史教材上蘊含豐富的知識,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時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為學生實施更高層面的學科教育。為此,歷史教師應該深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材料,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
歷史教材不僅是對歷史知識進行羅列,歷史課程教育也不單是向學生傳輸教材上的知識。歷史教師在開展學科教育時,需要關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唯物主義去看待以及分析歷史發展,在歷史知識探索中實現人文情懷的培養,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品質。教師需要立足教材內容向學生講解歷史進程的知識,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
例如歷史教師實施“孔子與老子”教育時,歷史教師不僅要讓高中生掌握孔子以及老子的思想,了解他們的核心思想以及對歷史發展起到的影響。在此基礎歷史教師應該向學生滲透人文思想,促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人在思想上取得的成就,立足教材內容向學生講解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歷史教師教育學生樹立仁愛思想,關愛弱勢群體,能科學調整人際關系[1]。通過這樣的學科教育,歷史教師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歷史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努力提升學生人文知識
歷史教師要想對學生滲透人文思想,就需要改變之前的授課思維,重視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對學科知識進行優化。歷史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在獲得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能獲得較好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歷史發展的認知,也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同時,歷史教師也應該重視開展各種探索活動,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討論, 獲得較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歷史教師講解“漢字與書法” 課程知識時,教師應該借助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提升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主動思考。歷史教師可搜集相關的漢字視頻資料以及大家書法的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悠遠的漢字文化[2]。同時,歷史教師可組織高中生開展分組討論,思考漢字文化的發展進程,歷史上不同時期書法家體現的特點。這樣能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層面的思考,深度分析相關的教材內容,以此提升學生的人文知識。
三、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科教育的內容,重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歷史教師應該立足新課改對學生實施創新性的思考,促使學生得到人文素養的培養。歷史教師應該積極拓展學科教育的內容,重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更加符合新課改對歷史教學提出的需求。歷史教師需要圍繞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去理解相關的歷史,讓學生在知識探索中感受到相關的歷史范圍,得到更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教師講解“鴉片戰爭”時,不但要對學生講解基本的教材知識,也需要結合教材知識拓展相關的素材,以此豐富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歷史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梳理課程知識的體系,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蘊含的內容。其次,歷史教師可搜集相關的影視資料或者是圖片開展輔助性教學[3]。這樣能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鴉片戰爭的進程,掌握一些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穩定而做出的努力,以此讓學生得到愛過情感的教育。最后,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探索相關的歷史知識,深層面感受鴉片戰爭對歷史發展起到的影響,也可以教育高中生維護國家利益,以此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結論:傳統的學科教育不能滿足新課改提出的需求,也不能讓學生實現人文素養的提升,制約課程教育的整體效果。本文認為歷史教師應該深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材料,對歷史發展進行科學的發展,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同時,歷史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努力提升學生人文知識。此外,歷史教師也需要積極拓展學科教育的內容,為學生梳理相關的課程體系,重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姚亞麗.中學歷史課堂設問的藝術性[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2(05)
[2] 肖嘉平.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1(11)
[3] 洪松舟,盧正芝.我國有效課堂提問研究十余年回顧與反思[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