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生
摘要: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和采訪相關人員的方式,對音樂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教材更新和學生音樂素養幾個個方面進行調查,并從應試教育及素質教育兩個角度出發,針對音樂進中考的新政策進行問題研究,從而發現了兩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音樂素質;課程設置;師資配備
在應試教育的大潮下,藝術教育被邊緣化,國內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學校音樂教學將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滿足新政策后的音樂教學水平,音樂教學的現狀暴露出很多的問題,現有音樂教學方式和觀念的改變迫在眉睫。
一、當今學校對于音樂課程的關注度和投入過少
現有的教學模式,是以傳統的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注重主要學科知識的考察,輕視邊緣學科的學習,并將素質教育課程作為學生的興趣課程進行訓練與培養。首先,受訪學校普遍一周只開設一節音樂課,并且存在課堂時間被語數外等主要課程擠占的情況。由于音樂課的課程設置過少,學生在接受音樂素質培養時,對課堂傳授的現有書本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夠。在課堂教學后,很快就遺忘了課堂的知識,無法很好地就課堂內容進行鞏固和總結。其次,學校音樂教師的師資配備過低。受訪學校普遍存在音樂教師被過度消耗的情況,一間學校通常只有少數幾名音樂教師,一名音樂教師至少需要教授五至六個班級,而這些班級,覆蓋了每個年級,音樂教師需要同時準備多個年級的課程內容。長此以往,音樂教師的精力被分散,喪失了創新能力,對教學技巧的要求降低,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使學生長期處于“填鴨式”教育,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由于我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考什么學什么”的觀念使中考中重點考察的語數外等主要課程越來越受到推崇,學校開設大量的語數外課,學生疲于應付主要學科,主動學習變為被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降低,無法分出多余精力培養素質教育。甚至嚴重時,主課教師還主動擠占音樂課的時間,學校音樂教學連一周一節的模式都無法保持,這一點,在每個學期結束的時候,都有很明顯的表現。而學校對音樂課程的開設,甚至會遇到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非議。
二、社會大眾普遍缺乏音樂素養的培養
對學校音樂缺乏重視,使音樂教學處于停滯狀態。研究調查表明,多數人只注重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專業領域,而并不重視自身。首先,音樂課上使用的音樂教材呈現形式單一,更新換代的速度滯后。現在使用的大多數音樂課用書,僅僅只是針對需要學習的歌曲介紹和掌握,書本上更多的只有樂譜,和對歌曲創作背景的簡單介紹,很少有對樂理、和聲和音樂欣賞等基礎知識的學習,音樂教學基本的三維目標無法得以滿足。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手段單一,缺乏多媒體教學輔助材料的運用和開發,這使得學生在開始學習時就沒有系統的理論掌握,知識的積累不夠,缺乏音樂感知力,無法體驗音樂的美感,占半數的學生甚至完全無法掌握五線譜和簡譜的辨識和自行演唱的能力,更別提主動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編創活動,他們的音樂素質非常低下。其次,當下的學生家長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也很低,由于他們本身就缺乏音樂素養,對于音樂這門學科,他們目前只作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學習,在不影響學校專門教育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報一些器樂和聲樂的興趣班來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但這僅只能作為音樂技能進行考察,并不能提高他們對中國和西方音樂史的學習,也不能培養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而且,一旦音樂知識和語數外等主要知識一樣,通過考試和書面知識進行考察時,技能知識將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三、音樂教學促進素質教育的作用
作為被弱化的邊緣學科,當今的音樂教育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多年來,音樂這門學科受到了大眾的輕視,其實際價值和資源能力也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和激發。而新政策的提出,將在很大程度上使外界對音樂教育的偏見得以改善,并將改變現有的音樂教學的方式和觀念。學校教育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度持續得以加大,首先應培養學生重視音樂課程學習的觀念。教材呈現的形式應趨于多元化,學生用教科書要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文字要簡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讀性;教師用參考資料除了文字表達以外,提倡開發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和音響、音響材料等多種載體。其次,對于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將不再滿足一周一節的基本模式,建議投入一周多節,每天都開設音樂課的教學模式。音樂教師也不應保守舊制,應當推陳出新、積極創新,努力開設充滿活力和開放、主動的音樂課堂氛圍,在教與學中使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獲得技能,在不斷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的同時,滿足學生的興趣與素質培養的雙方面需求,和學生共同進步。而絕大多數的學生家長也紛紛表示,他們支持新政策的推行,愿意對學校教授的所有學科一視同仁,并且加大音樂課程的投入,主動幫助孩子培養音樂素養。
四、結語
音樂進中考這一政策,是我國教育部門用素質教育沖擊應試教育的一次嘗試,是在傳統教育理念愈來愈嚴重的當今社會,社會大眾對音樂教育的一次自我調適和轉變過程。新政策的提出,給了我們當頭一棒,它使現有音樂教學方式和觀念的缺陷更好地被暴露了出來,從而使邊緣學科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究其根本,當今社會的教學模式,應當并不只是單一教學,而是一個多種教學模式并存、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在推崇試卷知識的同時,也應全面培養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