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勸
摘要:小學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古詩詞的語言以及所描繪的內容與現代生活相差很遠,使得不少學生難以理解古詩詞,甚至對古詩詞產生畏懼心理。如何改變學生的畏懼心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習古詩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語文教學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典籍的百花園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但許多教師缺乏對其教學方法的探究,導致詩詞藝術在教師逐字逐句的解說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號。
一、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一)了解背景
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鄉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二)想象力的培養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善于創造就必須善于想象。想象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后,請同學們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三)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
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依依不舍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文。
二、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分自讀、 對讀、群讀,又可分為默讀、對聲讀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在節奏。節奏是古詩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引導學生讀準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選擇讀古音了。
在語文課本中,古詩詞都會有注釋,將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多半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個人發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讓學生慢慢去探究,老師適當點撥即可。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或利用計算機去翻找答案,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描寫風景的:有翁卷的《鄉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但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只有” 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 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 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 抑孤獨的心境。
三、培養想象力: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善于創造就必須善于想象。想象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 。古詩意境深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詩意圖形成了,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在教學中讓學生合作交流討論,結合自己的感覺畫出詩意圖,再對照詩句說說或演演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體會,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后,請同學們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和詩意,用繪畫的方式體現出來。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四、寫詩
在學生學習了古詩,對其形式、意境、構思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再加以適當的點撥、誘導,觸發學生的美感,讓他們學習詩中的寫作手法對古詩進行改寫。我在教學了十一冊《草原》一文后,我讓學生將本文的第一小節改成詩歌,學生的作品遠遠高于我的意料。如:唐桂森同學的《草原圖》:天空清又明,原上青青草。望眼翠色流,羊群如百花。綻放綠地毯,駿馬醉其中。大牛立四望,回味樂無窮。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