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麗 王海艷
摘要: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既要考慮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又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一般規律,注重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親身參與數學情境的構建過程,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在學生對小學數學思維建立的同時,使其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發展。本人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來談談我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情感體驗;經驗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數學與生活和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把晦澀難懂的數學問題變成一個個具體、生動的生活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充分去感受數學的壯麗多彩、引人入勝。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一、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的學習應該從生活中來最終再回到生活中去,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此入手引出教學內容。小學生一般活潑好動、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數學教師要對此加以利用,把抽象的數學問題用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方式引出來,并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和解決。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出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教學《小數大小比較》一課時,為學生創作一個比賽情境,先出示了選手的比賽成績:9.88、9.95、9.97、9.85、9.84。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幾個數的大小的判斷,然后讓學生根據比賽規定,將選手的得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并得出最后的分數。并 追問學生:憑什么判斷出哪個是最高分,哪個是最低分?讓學生們投入了激烈的討論當中,在討論中加深對小數的認識,課堂教學也自然充滿了歡快、自由的氣氛。這種情境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數學問題當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1]。
二、動手實踐,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知識的學習不應該是機械地教師單方面傳授、學生單方面學習,而應在老師的指引和帶動下,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主動學習去獲得。而且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一些數學概念、計算公式,僅憑教師的單純講解,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由于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讓學生通過自己拼擺、畫圖、觀察、測量等操作,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例如:“圖形的認識”一課,通過各個圖形的對比、觀察,學生很快就會發現用三條線段圍成的閉合圖形才叫三角形。線不直或者沒有組成閉合圖形都不能叫三角形,直觀、明了讓學生很快就能在腦中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同時通過親身實踐,拿三角形與正方形等進行對比,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的動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師生互動,引導每位學生參與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系,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教學工作在可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先引出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在相互間展開討論,不論結果的對錯,先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之后,老師對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提問,對于正確的結果給予鼓勵、肯定,不正確的答案給予指導和講解,指出其問題所在。讓學生在自主活動、自主學習、主動實踐中逐步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加強了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交流,還培養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課堂提出問題教學“有100個蘋果,你會怎么分?”時,讓學生自己選取角度提出具體問題并作出解答。在明確了題目要求后,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解決,最后由小組長匯報他們小組提出的問題及解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不僅學習能力等提升,還提高了與同學和老師相處的能力[2]。
四、適當的表揚、獎勵
不論成績好壞教師都有一視同仁,不能過度偏愛成績好的學生,更不能忽視成績差的學生,在課堂上要盡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每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在進行課堂練習時,對于完成較好的學生,給予“小紅花”獎勵,對于完成得不是很好的學生也要對其好的地方給予肯定,慢慢培養其學習自信心。對于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允許犯錯誤,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耐心。很大學生在得到老師的獎勵后,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不再對學習學習感到煩惱,甚至愛上學習。
結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數學的教學應重在“引導”,重在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和數學思維的養成,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生活經驗入手,創造有趣、生動、貼近生活的情景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下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毓飛.小學生數學情感培養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08(36)
[2]季冬平.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學習數學[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