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希國
摘要:在國內素質教育改革、高考教育改革的推動下,高中生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高中生物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課堂教育中的現象越來越頻繁,信息資源使用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高中生物中有許多較為抽象的知識點,僅憑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顯然并不能使所有學生完全掌握生物知識。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教學、信息資源、生物教育整合,為學生構建資源豐富的信息學習環境,為學生打造集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為一體的生物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環境;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前言:生物是一門內容豐富、普遍、實踐性強、實用性強的學科。使用傳統的師講生聽、黑板粉筆教學方法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生物學習需求。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有著趣味性、直觀性特性,能夠極大的改善生物教學枯燥的問題。所以近些年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被寄予了高度的厚望。為發揮信息技術價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本文將展開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實證研究。
一、在高中生物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價值
自新課標推出以來,生物教學就被人們寄予了高度的厚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一是因為生物教育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二是在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的文理科界限不再那么明確,選擇生物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中生物作為一門知識點涉獵廣泛、內容抽象的學科,很多生物知識的難度都是較大的。如果教師仍采用過去的師講生聽口頭描述,輔以黑板粉筆模型繪畫的方式顯然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生物學習需求。只有讓學生直觀面對生物知識點,才有助于加深學生生物學習印象[1]。信息技術教育恰好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首先生物信息技術教學包含了聲音、視頻、動畫、圖片等元素,這樣學生便能夠從微觀、宏觀領域掌握所有的生物知識。激發學生生物學習求知欲與好奇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與情緒[2]。
其次生物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生物綜合能力。以信息技術為工具,生物知識為載體,教學最新鮮、最先進的生物知識內容。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生物知識,學會自學方法與信息技術。
最后生物信息技術教學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因此能夠牢牢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通過播放生物動畫、視頻、圖片,引發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在聽覺、視覺的沖擊下,融入記憶與學習的過程。減少學生生物學習彎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二、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方法
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說,信息技術有著很大的教學優勢。不過教師也要了解到信息技術不能濫用,否則會導致相反的效果[3]。教師只有妥善處理了生物課程與信息技術的關系,才能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生物課堂。以《細胞生活的環境》一課為例,教學常用信息技術有下述幾種:
(一)視頻導入
教師在展開《細胞生活的環境》一課時,可以先將細胞生活環境用FLASH動畫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由于細胞是人體最基礎的結構,人體的每一個組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所以學生對于細胞環境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教師用直接、新穎的教學視頻展開教學,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眼球,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采取教學視頻教學方法,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不過教師必須了解的是,課堂導入的食品必須具備簡潔明了的特質。視頻導入作為信息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師一定要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生物教學的關系,以防出現喧賓奪主的局面,影響生物教學的順利展開。
(二)多媒體演示
近些年,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教師根據生物課堂內容與目的,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教學視頻,為學生展現細胞生活的實際環境,使學生了解組織液、血漿、淋巴液之間的關系。信息技術教學所能展示的內容較傳統教學而言模式更加具體,內容更加豐富、知識點更加細節。此外在做實驗時,信息技術還能夠生動、直觀的為學生展示實驗方法、操作步驟、具體細節、呈現需要很長反應時間的實驗結果。
(三)利用與拓展網絡資源
生物信息教學以網絡教學資源和課件為載體,教師在開展生物信息教學時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強化學生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借助于網絡學習資源既能夠引起學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擴大學生生物學習知識面。教師在課前需要就接下來課程所要講解的內容從網絡中搜集教學素材。如細胞內環境與細胞外界環境的差別影像,血漿成分及血漿流動影像等等,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四)與其他教學方式配合
教師必須要知道,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型的教學方法。究其本質信息技術知識實現高質量生物教學的一種方式,相較于傳統教學而言,信息技術有著很多的優勢,但教師也不要本末倒置忽視了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與價值。信息技術有優點,但也有缺點。教師不可以用信息技術教學完全取代傳統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與討論法、探究法等模式展開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
結語: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師的個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必須正視信息技術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平衡信息技術教學與常規課堂教學關系。教師在展開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現狀,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學校有必要擴大教學資源投入,為生物信息化教學配備更加強大的軟硬件設備。教師應當利用課余時間多聯系、多交流、多反思,養成終身學習、終身教育意識,在提高自我信息技術掌握應用能力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學習視野面,發揮信息教育價值,提高生物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情境結合法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應用探究[J].劉淵.生物技術世界. 2015(10)
[2]利用QQ群構建高效的初中生物第二課堂[J].郭鵬飛.考試周刊. 2015(70)
[3]淺談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 胡沙.亞太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