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群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公室主任
“互聯網+”產權交易市場
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進而打造市場平臺服務功能升級版,開發新交易品種和新交易模式
“互聯網+”是當今中國的“熱詞”,更是許多行業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正在顯示著其連接所有的跨界融合和無窮無盡的擴展能量。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互聯網+”,就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及其基于互聯網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經濟資源配置、市場要素整合、商業模式變革中的優化和融合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的創新發展動力,形成更為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互聯網+”的“+”,不僅僅是信息技術、載體工具上的“+”,更重要的是思維理念、模式方法上的“+”,創新是“互聯網+”的核心引擎和強勁動力。
當前,“互聯網+”給許多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已經成為政府引導創新發展、市場主體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選擇。近年來,全國產權交易市場面對變革要求的不同發展策略,恰恰反映了不同交易機構在與時俱進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方面的差異。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產權交易市場的“互聯網+”行動,應當是一個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進而打造市場平臺服務功能升級版,開發新交易品種和新交易模式的創新發展過程。
一是依托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為技術基礎,優化產權交易市場的信息化運行機制,提高交易效率。當務之急,是要改變將互聯網僅僅當作“輪胎”或外部工具的觀念,積極探索依托互聯網基礎設施及其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提高產權交易市場信息化水平的步伐。產權交易市場與互聯網的融合,要以實現數據、信息、價值發現和投融資機會的集成為主攻方向,更加有效地開發市場平臺的信息集聚功能,開發大數據應用,創新項目資源與投資需求、客戶群體的對接方式,切實提高促成交易機會和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效率。
二是借助計算機、移動終端為連接工具,形成交易平臺與市場主體的信息互聯,做大市場規模。信息對稱是達成交易的重要前提,產權交易市場的 “互聯網+”行動,就是要通過互聯網,實現以交易平臺提供的服務為“媒介”,隨時隨地將市場主體連接在一起,依據市場規則,便捷獲取信息,公平參與交易。信息化好比是一個“百寶盒”,如“互聯網+”催生了產權市場的網絡化交易,既為適用多樣性的交易方式提供了技術支撐,又為滿足多元性的擇優競爭創造了服務條件,勢必成為拓展業務空間、提升市場能級的“利器”。
三是緊扣“互聯網+”為制勝寶典,構建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交易品種和模式創新機制,實現轉型發展。產權交易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要在進一步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服務的同時,強化為量大面廣的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服務的功能定位。對全國產權交易市場而言,各家交易機構正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優勝劣汰的“賽跑”,哪家交易機構率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互聯網+”的行動為創新的核心引擎,成功開發業務品種和交易模式,誰就贏得這場領跑他人、超越自我的競賽。從市場需求來看,產權流動和資產處置是經常發生的,投資融資的活動也是經常發生的,而“互聯網+”的融合和變革正在給產權交易市場注入創新服務功能和運作模式的超強活力。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的更新必將帶來市場生態和服務模式的新常態:股權轉讓撮合成交的市場化方式、資產交易網絡化操作的流程設計、增資擴股的菜單式服務、知識產權估值的公允性作價、資源和客戶數據庫的開發利用等,產權交易市場的各種創新,勢必在應用與轉化“互聯網+”成果中得以實現和提升。
(責任編輯:左沈怡)
沈立群
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