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科
摘 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也是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深入挖掘教材價值,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展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這樣不但能夠確保語文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特點;工具性;人文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的人文性特點和工具性特點,要借助恰當的方式來展現學科的價值,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的基本知識灌輸的思想,要改變一切為了考試的思想,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有效地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以促使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本文就從如何把握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和人文性特點兩個大的方面進行概述,以期能夠有效地展現語文學科的價值。
一、工具性特點的把握
1.交際能力的培養
語文是一門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語文學科價值的直接體現,也是展現語文工具性特點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為了考試,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授課時,我們并不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總認為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不需要教學生如何交際,總認為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就直接間接地影響了語文工具性特點的有效展示。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轉變教學思想,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說的平臺,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式來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由于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再加上一些學生在課下也已經讀過,所以,我組織了“故事復述”活動,詳細地說就是,在上一節課結束時,我向學生布置“自主閱讀”的預習作業,接著,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選擇幾名學生對故事進行復述。但是,有一個要求是,每個學生的復述角度要不同,比如,有學生要用大臣的口吻進行復述,有學生要用皇帝的口吻進行復述,還有學生以騙子的口吻進行復述等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這樣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對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效地展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對語文價值的體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
作用。
2.寫作能力的培養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直接體現。但是,寫作教學卻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無話可寫、無事可述的現象太普遍,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選擇恰當的作文教學方式來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在作文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仿寫句子,比如,在閱讀《山中訪友》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學生對相關的句子進行仿寫,比如,“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兒,天空的好護士,你潔白的身影,讓憔悴的天空返老還童,露出湛藍的笑容。”首先,引導學生分析該句子運用的是哪些修辭手法,然后,進行仿寫,接著,引導學生按照這個格式進行仿寫,即:你好, 。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而且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
二、人文性特點的把握
1.審美能力的培養
審美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正確審美觀念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借助恰當的方式來展現文本中所蘊含的美,進而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人文素養也能得到培養。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要引導學生在體驗美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春》時,由于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為了讓學生體會文本中所包含的美,也為了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文本中所提到的“楊柳”“桃花、杏花、梨花”“蝴蝶”“小草”等等,然后,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隨著作者的筆調走進“春天”,感受“春天”,進而也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同時也有效地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
2.親情意識的培養
親情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不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親情教育也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當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親情意識,進而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親情。
例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時,為了讓學生真正體會洋溢在文章中的那份深沉的父愛,也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艱苦的環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并在小組內說一說閱讀后的感受,這樣不但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而且還能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親情的偉大,而且對高效語文人文性特點的發揮以及高效課堂的實現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素質教育下,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應該是統一的。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當的方法來確保學科價值最大化,進而在促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以及情感態度也能得到提高,最終確保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價值獲得最大化實現。
參考文獻:
[1]沈大興.淺談初中語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J].才智,2010(14).
[2]包麗婷.初中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再探究[J].語文天地,2012(2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