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君
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文章主要對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進行了探究。
一、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我國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并且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文章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文章的話題涉及文化、音樂、語言、旅游、節日、科技、農業等,通過閱讀這些豐富的文章,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聞。并且通過教材中的各種話題,學生可以了解本土文化及他國文化,同時能夠很好地認識到一些英語國家文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閱讀材料帶來的好處,教師應當結合文章的內容及題材,根據各自的特點,結合適當的教學方式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所學文章的意義,讓學生能夠充分從中學到知識。
二、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知識的構建者,并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中的英語閱讀課文一般篇幅較長,并且蘊含著多種教育內容。這些文章具有很強的知識性、思想性及趣味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如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質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讓其獨立思考,同時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進行全面探索,擴散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開放性的練習,如making dialogues,comment,
discussion,debate,writing等,讓學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主動去學習和思考,并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新的知識和經驗,提高學生創造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發掘學生的潛能。
三、加強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訓練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掌握閱讀技能,并進行充分的訓練。學生在實際的閱讀訓練中才能真切感受到英語閱讀所需要的技巧,才能學會應用閱讀策略,并且高中閱讀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詞匯量,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閱讀任務,并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增加詞匯的積累,豐富學生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注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并讓學生堅持限時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并總結出自己的閱讀策略。學生在英語閱讀時應掌握查讀、略讀、聯系上下文猜測詞意及主題等技巧。查讀需要學生通過快速的閱讀后快速找出文章中的信息,并從文章的段落中找出問題中給出的關鍵詞。通過不斷的閱讀訓練,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這種鎖定有效信息的技巧,并快速準確地完成閱讀任務。略讀需要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后了解文章的大意,并通過略讀的方式獲得一些細節,抓住文章的關鍵字詞。聯系上下文,分析生詞詞意,則需要教師給學生選定一些具有一定生詞量的文章,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允許查閱詞典或者其他英語工具書,只允許學生通過文章提供的線索、構詞法及一些常識進行生詞詞意的推測。如Some people
become vegetarians because they think we should not kill animals for food.根據句子中提供的信息,以及構詞法的相關知識,學生大致能夠猜測出vegetarians的意思是素食主義者。并且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不同體裁文章的結構,讓學生在面對各種體裁時可以做到靈活理解。教師可以針對文章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略讀、精讀、跳讀等合適的閱讀方式來進行閱讀,并從中快速地找出所需信息。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學會從文章的用詞語氣、字里行間中來推測作者的觀點和意圖,把握英語閱讀內容的主題思想。
四、采用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
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觀念是閱讀內容都由詞組及單詞組成,只要閱讀時能夠自上而下地理解單詞,就能準確理解文章的意思。這種簡化的閱讀模式忽略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積極作用,隨著人們閱讀意識的不斷發展,讀者不單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的閱讀活動參與者。學生具備的知識結構、知識背景及心理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并且閱讀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過程,閱讀既是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應用與整合,也是對語言材料的處理過程。因此,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及非語言知識都非常重要。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并不斷地更新閱讀理念,重視對學生閱讀教學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從整體文章到局部段落,從段落到語句,再從文章大意到細節,讓學生的閱讀過程與語言相結合。
此外,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還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把握好閱讀教學的客觀規律,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讓學生著重從材料中掌握主旨及大意,同時了解細節,并學會利用上下文猜測文章詞意,并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與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同時從多個方面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意圖。如,可根據文章中的however,especially,except等提示詞來辨別細節,跳過無用信息,尤其是涉及作者的態度、觀點的信息,更要學會從整篇文章中分析、篩選,并歸納出相關的信息,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將文章的結構知識、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進行結合,將英語閱讀技巧系統完善地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中熟練應用。
五、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的產生離不開相應的歷史環境及文化背景,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語言還承載著不同國家及民族的文化現象,相應的,新課改中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要求也有所提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目標之一。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同時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因此,教師應不斷發掘文章中所蘊含的知識及素材,并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擴展,提高學生德育方面的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讓學生通過英語閱讀文章獲得更多的人文知識。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需要學生不斷積累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開闊的視野及廣博的知識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同時教師也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系統,讓自己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當靈活應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并在安排學生閱讀時補充與文章相關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讓學生能夠充分融入課堂氛圍中,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深層含義,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民族心理、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審美等方面的不同,加深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閱讀的同時,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心靈上的共鳴。利用豐富的語言文化背景進行英語文章的閱讀,可以得到精神的升華,并能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提高綜合素養。
總之,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觀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閱讀技能的指導和提升,并讓學生成為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張俊.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12,05(01):40-4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