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苗
當今小學課堂教學中,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引起教育部的廣泛關注,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日益重要,班主任不僅要輔導學生的學習,更應從其身心發展、人格培養等方向著手教育。成績優異是一方面,讓新一代的“花朵”健康快樂地在學校里學習更是極其重要。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路人,對班級工作要有所規劃,對班級的全體學生要認真負責,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對生活和學習還不適應,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班主任要格外耐心負責。
一、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庭中的家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務就要給初入學校的學生溫暖和關愛,在此基礎上,學生才會很舒服、很踏實地學習。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相互信任,班主任可以通過全面了解全班學生,給予幫助,看到學生有一些壞的習慣要及時糾正,當學生有所進步,教師也要給予鼓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懷。一個班級要有班級凝聚力,為了班級有好的風貌,班主任可以安排班級干部,這樣會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感,將班級的某些活動交給學生安排,比如,打掃衛生,班主任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輪組進行打掃,在打掃的過程中,學生自由分配任務,結束后,將每個學生的勞動任務寫給老師,最后,班主任在月末評選出勞動出色小組。
二、給予學生幫助
學生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作為班主任,更應看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班主任要及時了解情況,并給予幫助。因此,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班主任可以在課間和學生聊天,在這種交流中,老師可以通過細節,比如言語、表情等觀察學生是否遇到不開心的事,若發現學生的學習吃力,教師要給予鼓勵,讓學生懷著不放棄的心態繼續學習,教師可以安排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幫助落后的學生。如果生活中遇到問題,比如,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主要從學生的心理進行教育,找出根源,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班主任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些初次體驗校園生活的小學生身上。因此,教師這一職業異常神圣重要,教師要清楚自己的責任,精心琢磨學校的每一名學生,明白管理學生不是逼迫學生,更不是壓制學生必須好好學習,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尊重。
參考文獻:
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9(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