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仁卓嘎
摘 要:論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以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有必要深入到數學教學的內部,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著手來研究當今課堂教學的成敗。面對新的時代、新的學生、未來的需求,通過考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感到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精心設計課程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列舉幾種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演示法教學,啟發學生善于思考
傳統“填鴨式”教學應該逐漸淡出教學陣地,而應該倡導學生為主題的思想,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學到必備的數學知識。演示教學法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用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讓小學生通過思考實物之間的關系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可以把數學內容具體化。例如,在講解數學中的相遇問題時,可以畫出兩條平行的直線代表路的兩邊,然后分別在路的兩頭畫出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相向而行,當他們走得很近的時候就可以解釋他們倆相遇了。通過這種演示的方法,可以很快地讓小學生懂得數學中表達的意思,而且明白數學的計算方式。
二、學具法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學具教學,讓學生畫圖、測量、剪、拼、擺等。例如,在學完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之后,讓學生用尺子測量課桌的長寬高等。在學完面積計算后,給小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測量粉筆盒各個面的長和寬,并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大家相互交流,看是否有誤差或者其他問題,教師最后進行點評。這種學具教學方式創造了相對專業的數學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三、情景法教學,增加課堂活躍氛圍
所謂情景教學是指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創造與題目相應的場景,讓學生參與情景表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景教學法不同于一般的授課方法,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情景教學,把教材中的例題改編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角度引入,縮短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差距。學生在這種聯系生活的活動中,不僅學會了如何解答三步應用題,而且對這類應用題的分析也進行了很好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習題訓練法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
在前文提到,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小學生的課堂練習訓練太少,而小學數學教學中習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習題認知數學知識結構的建立,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形成數學觀念,不可否認,習題訓練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學生訓練習題的正確度可以成為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檢查課堂教學效果的窗口。巧妙的習題設計,應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充分發揮思考能力,讓學生有思維馳騁空間。一道同樣的數學題可以以多種方式出題,既突出教學重點,又突出練習的趣味性。
要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運轉,就要探究和運用創新、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尋找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點,挖掘學生的數學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周建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4(1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