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娟
摘 要:在對高中生物教學以及信息技術的整合過程中,教師應把握自身定位,不應單純地操作機器,將過多的時間放在電腦上,使機器代替了教師本身。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對“學教并重”的整合。此外,還應該增強對計算機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信息技術
要將高中生物教學以及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其目的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不足,挖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凸顯學生才是學習主體的宗旨,改善教學模式,使其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使高中生物教學更為高效。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讓課堂導入變得更加生動
要在課堂教學當中進行情境創設,就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效率。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已經能彌補這樣的短板。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放映動畫、資料等,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生物的進化時,教師可以播放《地球進化過程》的視頻,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的進化過程,激發學生的求學熱情。而在對《光合作用》進行講解時,教師也可以借助科學家的一些實驗促進學生探究大自然的熱情。借助斷句的放映,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對于高中生物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還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的感化,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突破課文的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對《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進行講解時,如果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演示,學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減數分裂的過程,掌握組合定律,這樣,這一章的難點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打破時空局限,提高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
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生動地模擬生物實驗
眾所周知,生物科學是一門自然學科,而生物科學的前提就是實驗。在對《神經調節》進行講解時,通過信息技術的模擬,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人類興奮的傳導當中電荷的遞質是怎樣的。在實驗過程當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常常會使教學效果較為模糊,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實驗,則可以對比結果說明原因,修正實驗當中因為各種因素而產生的多樣誤差。
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復習快速而高效
在生物復習過程當中,利用計算機設備,將預備好的系統投映到大屏幕中,一方面節約了時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學的容量,并且便于教師對于內容的講解。在復習過程當中,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內容,能夠讓學生回憶起學過的內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助式的復習。由于每個學生之間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其在學習過程當中學到的內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將展示內容呈現到學生面前之后,學生就會根據已經學到的內容,對沒有掌握的內容進行側重復習,這就提高了復習的時效性。
在對高中生物教學以及信息技術的整合過程中,教師應把握自身定位,不應單純地操作機器,將過多的時間放在電腦上,使機器代替了教師本身。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對“學教并重”的整合。此外,還應該增強對計算機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徐平輝.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應用優勢之淺見[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4).
[2]王強強.巧用多樣化教科書進行高中生物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1).
[3]任民聰.淺談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的整合策略[J].科學大眾,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