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蒔
摘 要:如何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本文從學習、娛樂、思想教育、物質文明等方面,闡述了開展文化活動的思路和方法,對如何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企業文化;文化活動;載體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是企業全體員工“集體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企業文化建設不是抽象的概念,她不是獨立于企業之外的,而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文化活動同企業文化建設息息相關,如何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可以這樣說,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的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
第一,教育培訓、勞動競賽等學習活動,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競爭意識。當代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從1946年公認的第一臺巨型電子管計算機開始到現在的掌中電腦,由原來的書信傳遞到現在的互聯網+,從原來的手工勞動到現在的機械化生產等等,都需要高素質、高技能予以實現。因此,當代人必須要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以便適應當代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那么,做為企業的員工,就要一邊參加生產經營,一邊加強技術培訓。在中國石油行業,有良好的崗位練兵傳統,崗位員工堅持開展經常性的講崗練兵活動,每月定期開展技術培訓。作為基層單位,要經常組織生產一線人員開展以油氣生產、安全環保、業務知識、技術創新、崗位承諾等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崗位培訓和勞動競賽,快速提高崗位員工的技術素質和工作能力。通過培訓競賽,崗位人員的自身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操作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也發揮了以人為本在生產中的能動作用。
第二,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能夠豐富員工精神生活,陶冶員工情操。文化娛樂活動是員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員工的辛勤勞動和自我奉獻精神,員工的精神狀態好與壞,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企業的發展。為了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員工的情操,培養員工勇于拼搏勇于為集體榮譽爭光的集體主義精神,作為一個企業或單位,要積極組織開展適合本單位特點的各類文藝、體育、娛樂活動,比如開展越野接力賽,迎“七一”建黨演唱會、演講會,員工籃球賽,員工撲克賽,仿宋字比賽,基層單位還可以利用周末休息自行組織郊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深入開展,會大大豐富了員工的精神生活,也能夠體現一個單位崗位人員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從而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第三,思想討論、主題教育等教育活動,能夠強化和確立共同理想、集體意識。毛澤東說過:“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時期,尤其是這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對員工進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方面的理論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宗旨教育。我們強調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員工應樹立主人翁意識;強調培養,造就“四有”員工隊伍;強調領導是公仆,要樹立服務意識。在對員工開展必要的形勢任務教育的同時,要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做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指導原則。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只有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對員工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廠規廠法,職業道德教育外,做到真心實意地愛護員工,關心員工生活,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當崗位工人真正遇到了難處,要有領導干部前去真心的幫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本人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受到觸動,真心的去看望和慰問,春風化雨,通過談心、家訪、一幫一等多種思想活動的開展,會極大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每位員工都能心情舒暢地投入到集體中來,投入到生產工作當中去。
第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福利待遇等物質文化,能夠讓員工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物質人文環境主要是指生產和生活環境,一個企業如果重視人的情緒,照顧人的需求,注重對人的激勵,那么就非常注重優化企業的生產環境,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勞動氛圍,通過不斷改善企業員工的居住、休息、娛樂等條件和服務設施,員工就會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使員工有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一個單位要非常重視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想盡一切辦法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休息、娛樂等環境,為邊遠站隊員工配備電視和生活日常用具,配備各種娛樂設施,改善員工的食宿環境,綠化美化廠區建設,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員工對企業有了良好的評價和信賴感。
總之,企業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實踐證明,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就會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教育和培養,緩解員工的工作壓力,有助于消除員工精神疲勞,融洽干群之間的關系,化解各種內部矛盾。員工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就會善待崗位,感恩企業,以輕松感愉快心態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無形中會增強員工對企業的熱愛和樂于奉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