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勇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育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迫在眉睫、勢在必行。作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基和命脈。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融入其中,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正確信仰之道的樹立,而且能夠促進大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素養的養成,還能夠促進大學生優秀交往品質的形成,更能夠促進大學生正確事業觀的確立。因此,為了促進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在其培育過程中植根于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充分利用其中之精華,使當代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的體現
作為具有五千年傳承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體系,其中優秀文化傳統占據了很大比重,是我國在歷史長流中的智慧結晶,直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輝。習總書記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給出了如下概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實踐表明,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能夠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培育提供良好的參考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我們應取其精華,古為今用,用現代的方式來詮釋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逐步養成。
二 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中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堅持營造培育環境
進入大學校園,學生的課業任務顯著減輕(相比于高中),但課堂仍是學生學習文化、掌握知識的主陣地。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融入實際課堂教學中,有利于為大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核心價值觀培育環境。當前,我國大學均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道德修養等思想政治類課程,在此類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于課本固有的哲學道德思想中,而應有意識地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融入課堂教育,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展授課思路,拓寬授課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
2 積極運用傳統節日文化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傳統節日蘊含著濃厚的教育元素,是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引導大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良好契機。例如,春節的合家團圓、走親訪友,展現了中華民族仁義、重禮的美德;清明節的掃墓、祭祀,很好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敬祖的美德;端午節的劃龍舟、吃粽子,深刻表達了后人對先祖屈原的懷念之情,等等。為此,我們應積極運用傳統節日文化來大力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為了傳承和發揚傳統節日文化,新聞媒體應加大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的宣傳力度,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報紙、刊物等多種媒介,借助公益廣告、新聞報道、專家訪談以及群眾參與等多種手段來大力宣傳傳統節日,讓大學生在和諧、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感受社會文明的進步,于潛移默化中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
其次,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傳播節日文化之外,還應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蘊含于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拓展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途徑,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領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例如,對于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輔導員可組織學生展開主題班會,在暢所欲言中既加深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同時又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學校也可建立傳統節日論壇,為全校學生創建一個自由交流、自由發言的平臺等。
總之,通過積極運用傳統節日文化,能夠為大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提供良好平臺,引導當代大學生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灌輸至自身的價值體系中。
3 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作用
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社團在高校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謂學生社團,主要是指學生自行組織、自愿參與的群體,具有興趣一致性和團體趨同性。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學生社團對于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作用。例如,在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校成立了“書畫研究社”“書院研究社”“譜牒文化研究社”等,這些社團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陣地,對于傳播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通過這些社團的組建,能夠將一批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研究頗有興趣的學生集合在一起,首先發展一批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有一定研究度、了解度的學生,然后再以這批學生為領頭羊,發展更多的學生,影響更多的學生,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傳播至校園各個角落。
4 努力搭建網絡宣傳平臺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交流、學習以及娛樂的重要平臺。毫不夸張的說,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離不開網絡。基于網絡對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不可或缺性,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應努力搭建網絡宣傳平臺,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借助網絡這一重要宣傳平臺在大學生中廣泛宣傳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例如,高校可開展院系微博、微信、QQ群的建設活動,在這些學生近乎每日都要查看的網絡宣傳頻道中不定期發布關于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信息,并委托專人進行定期更新,讓學生在不經意的閱讀和查閱中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還可定期發起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議論話題,發動廣大群內學生參與互動,結合當前時事新聞熱點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也給他人啟發。
5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充分重視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僅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學校和院系應積極鼓勵和大力提倡學生展開社會實踐,通過進行勤工儉學、公益活動,開展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等多種活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的精華理念付諸于實踐活動中。
例如,我校利用周末和假期實踐,經常組織學生去孤兒院、敬老院等進行愛心義工活動,對于身患重病的學生也會組織進行愛心籌款,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的“仁愛”思想充分落實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力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一步養成。
總之,為了促進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形成,高校德育工作者應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高效融入其中,堅持營造培育環境、積極運用傳統節日文化、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作用、努力搭建網絡宣傳平臺以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楊紅英.從傳統節日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培育[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5).
[2]陳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 湖北函授大學報, 2014(2).
[3]李東,孫海濤.優秀傳統文化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