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
摘要: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區的地域特點、語言習慣、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民歌演唱方面,各地區與各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體裁特征、風格特色、演唱方法和技巧。本文就我國民歌的體裁特征和演唱技巧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中國民歌 ?體裁特征 ?演唱技巧
民間歌曲作為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具有多樣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體裁特征,人們俗稱其為“民歌”。民歌是在各地區不同民族的長期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對繼承及傳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對我國民歌的體裁特征和演唱技巧進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我國民間藝術的傳播與發展。
一、我國民族民間歌曲的體裁特征
當代的音樂界中,按體裁可將我國的民歌分為號子、山歌與小調三大類。
(一)號子
我國的民歌是由“勞動號子”演變而來的,在勞動過程中,人們通過調整呼吸來達到統一勞作節奏的目的。勞動者在勞作中經常發出呼號和吆喝聲,并逐漸被美化,后來發展成為現在的民間歌曲。勞動號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音調粗獷而有力,演唱形式常表現為一領眾和與領和交替;2.節奏比較固定,號子的節奏與勞作節奏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律動感;3.領唱的唱詞具有鼓動性,多為即興的演唱,和唱者的唱詞則具有力量型或是重復領唱的片段唱詞。
(二)山歌
山歌是在房屋外面、山野林間和坡頭山間演唱的一種歌曲形式。山歌具有曲調高亢、節奏悠長的特點。不同地域的山歌特色各有不同。例如,陜北地區的“信天游”、四川地區的“辰歌”、云南地區的“耍山調”等等。山歌的節拍、節奏較為自由,歌詞內容不太固定,一般屬于即興的演唱。大家比較熟悉“劉三姐”是廣西的民歌,當中的“對歌”具有一定的節奏調式,根據不同的事物臨時將其填入演唱調式,屬于即興的現場發揮。另外,山歌的演唱體現出坦率自然、熱情奔放的歌曲特點,使人體會到一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
(三)小調
在我國的各類民歌當中,小調屬于基本擺脫實用功能而獨立存在的一種表現性音樂體裁,又稱“小曲”。勞作結束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婚喪嫁娶時,用來娛樂消遣或抒發情懷的歌曲形式,具有明顯的提煉、加工成分,即興詞曲較少,形式較為固定,藝術表現形式比較成熟。大多數小調是分節歌的形式,即反復吟唱同一曲調或多段歌詞。小調歌詞具有多種格式:除七字句外、還有長短句;除常見的二句、四句外,常見的還有三句、五句的非對偶結構句式;豐富多變的襯詞,極具格律化。
二、我國民族民間歌曲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采用正確的呼吸方式
演唱民歌時采用的呼吸方式是胸腹聯合,它通過全面調動演唱者呼吸器官來實現能動作用,促使胸腹的配合能夠相互協調,同時注意控制氣息。胸腹聯合的呼吸方式有利于增強氣息的自我調節能力,演唱者可以自如調節氣息的強弱。在采用胸腹聯合的呼吸方法時,要根據不同歌曲的演唱要求來調節呼吸的強弱與吐氣的方式。胸腹聯合進行呼吸時,橫膈膜與下肋的兩邊有特別明顯的氣息支撐點,這個點能夠擴大演唱者的音域,使聲帶保持良好的彈性。總之,民歌的演唱需要經過一定的專業呼吸訓練,利用胸腹聯合的呼吸方式,同時保持住氣息的支撐點。
(二)注重正確的咬字吐字
演唱民歌時,必須掌握好咬字與吐字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做到“字正腔圓”、“以字行腔”,同時,要注意按照“字頭”、“字腹”、“字尾”對每個字進行拆分,字頭是字的聲母,字腹與字尾是韻母部分。要做到發音標準,必須將字頭部分演唱清楚,找準聲母發音的重點著力部位。聲母發音以唇、齒、舌、喉作為著力點,做到字頭聲母的標準化發音,是保證歌曲咬字清晰的關鍵所在。另外,歌曲的吐字也要清晰,“吐字”包括字腹與字尾在內的韻母發音。演唱歌曲時,要盡量將口腔打開至最大,發好韻母的音,這樣,音節會更加響亮,產生的共鳴效果也更好。
(三)注重表達歌詞的情感內容
在民歌的演唱中,必須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內涵,將歌詞的情感內容充分地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演唱者全身心地投入演唱情境,將歌詞中隱含的思想情感傳達給聆聽者。在演唱歌曲前,歌者應該把民歌的風格特點、地域文化、歷史背景等了解清楚,全面了解歌詞的結構形式與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采用適合的演唱方式進行演繹。在聲音的剛柔、強弱、高低、快慢等方面做到收放自如,語氣語調要配合節奏、調式、旋律的變化,盡量做到“因情而起”、“隨情而唱”、 “聲情并茂”、“情至而終”。
(四)強化民歌的藝術韻味
我國民歌有自己特殊的演唱技巧,主要表現為“以聲拖腔”、“以字行腔”、“以情潤腔”。 根據不同情況可采用蕩連音、頓連音、揉連音等連音進行演唱。民歌斷腔技巧包括抽氣斷腔、泣音斷腔、口斷腔及哈音斷腔等。潤腔技巧有顫音、滑音、倚音、嗖音及波音等;音色的變化可采用鼻音、提音、虛氣音等。演唱者要善于運用多種不同的潤腔方法,將民歌演繹出獨特的韻味,以達到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藝術效果。
三、結語
民歌演唱是一門綜合性的音樂藝術,演唱者在演唱民歌時,要注意把握好歌曲的風格特點及語言特征,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充分融入歌曲當中,注重對民歌演唱技巧的合理運用,并演繹出聲情并茂的民歌作品,從而將我國民族民間歌曲的藝術精髓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李洪才.簡要探索民族歌曲與民間歌曲的關系[J].速讀(上旬),2014,(06).
[2]周磊.中國民族民間歌曲的體裁特征與演唱技巧初探[J].音樂時空,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