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普及和日漸完善,高職院校的藝術類專業課程也日漸完善,尤其是高職院校的聲樂課教學不僅能從聲樂理論上給予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幫助和指導,還能給學生更加具體和符合自身實際的指導和幫助,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以及開拓學生音樂視野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我國高職院校目前對非音樂學生聲樂課教學的現狀出發,簡單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旨在提高高職院校藝術教學水平,使高職院校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提高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非音樂專業 ?聲樂課 ?教學
一、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枯燥,方式單一
我國高職院校目前聲樂課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讓學生實踐和嘗試的環節較少,導致教學方式枯燥,教學內容單一,很難引起學生尤其是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興趣。據統計顯示,目前大多數聲樂課教學選用的是2005年以前的教材,僅有不到20%的院校選用2010年之后的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的陳舊,學生無法接觸到最新的與社會接軌的聲樂學習模式,只是簡單停留在陳舊的聲樂理論階段,這樣學生的基本樂理知識和聲樂演唱能力都無法得到提高,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二)高職院校對聲樂課教學普遍缺乏重視
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高職院校開設的聲樂課不同于專業課,無論從教學課時、教學重視程度,還是考核方法來說都與專業課程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就導致了校領導、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對這門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不僅體現在教學工具和設施的陳舊,更重要的是學生和教師的態度問題。據調查顯示,7成以上的高職非音樂專業學生認為學校開設聲樂課非常枯燥且對自己聲樂理論和演唱技巧方面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有許多同學在采訪中表示,聲樂課教學只是流于形式,老師和學生都十分不重視,由于考核是開卷考試,形式和內容都非常簡單,因此許多同學缺課或者在課堂上學習其他比較重要的與自己專業有關的課程。這與我國高職院校開設聲樂選修課的目的的背道而馳的,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將會產生巨大的資源浪費,學生的音樂素養也無法得到提高。
二、關于聲樂課教學的幾點改進建議
(一)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程的趣味性
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為非音樂專業的學生開設的聲樂課程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大部分是學習樂理知識或者是對音樂進行鑒賞,僅有少數高職院校的聲樂課程是實踐應用類型的,例如采取學生演唱,教師指導的學習和考核方式。因此,我國高職院校應提高聲樂課程實踐部分的比例,只有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其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充分激發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學習到的理論得到更好的應用。除了采取個人演唱的教學模式之外,合唱的技巧也是非音樂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因為合唱不僅僅可以使學生的演唱能力得到更好的升華,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取長補短,學會如何在不影響自己演唱聲部的情況下配合好他人的演唱,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以及團隊合作意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模式和內容的創新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參與度低等問題。
(二)加強各部門對聲樂課程的重視度
首先,高職院校教務部門應采取措施規范對非音樂專業的學生聲樂課程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教務部門應在網站上發布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考勤制度以及考核方式,有效指導學生選課,并對課程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監督。例如對任課教師進行突擊聽課檢查以及教學效果評價,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也要嚴格規范,減少閉卷考試的比例,加大實踐課程的考核力度,嚴格打擊教師考前透題和考試作弊的行為,并召開會議對教師及學生的態度進行調整和規范。這些措施可有效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對聲樂課程的重視,對于學生提高聲樂理論知識和演唱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選擇新版教材,更新教學設施
由于目前高職院校對非音樂學生的聲樂課教學缺乏重視度,教材陳舊且教學設施不完善,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都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因此高職院校應更新教材,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并充分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編寫聲樂教材,內容要積極健康、樂觀進取,不僅從技能上,更是從思想上自下而上、循序漸進地提高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聲樂水平。同時,聲樂教學設備的更新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高職院校財務部門應加大對教學設施的投入預算,更新聲樂教學設備例如鋼琴、多媒體設備以及音響設備,來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
(四)采取集中授課,個別指導的方式
聲樂課的實踐性教學不同于理論課程教學,因而除了大班講授基本通識性課程之外,還應依據每個同學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行個別指導,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聲樂課教學僅安排了一個學期36課時的課程,這對于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提高其音樂素養是遠遠不夠的,短時間內也無法在聲樂學習方面取得進步,因此有必要增加課時尤其是加入一部分教師單獨指導的課時。由于教師時間有限,可采取每周2-4課時的5人或10人小班教學的方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專業的個別指導,然后課下根據教師指出的問題自行進行練習。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聲樂教學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高職學生的藝術類教學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授,更要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從本質上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其成長為合格的、全面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靖怡.讓葫蘆絲走進理工類高職院校學生的課堂[J].現代經濟信息,2009,(04).
[2]馬琦.對高職非音樂專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03).
[3]湯愛民.培養能力是聲樂教學的根本[J].中國音樂教育,2002,(03).
[4]鄭琪,荀安華.簡論音樂教學的綜合性[J].中國音樂教育,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