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雨佳等
[摘 要]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農村金融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通過對安徽省金融機構扶持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安徽省農村金融發展中存在農業投入不足、現有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缺陷、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當前,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仍在加大,農村金融發展應該加快創新步伐,提高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水平,完善金融體系,從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安徽省;農村金融;農村經濟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7-0104-03
自“十二五”以來,安徽省金融市場發展迅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直接融資比例低以及資源集中的傳統行業中,金融支持力度明顯不夠,尤其是農村融資難問題更為突出。安徽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508%,農村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全省經濟的增長狀況。安徽省雖然是最早進行農村制度改革的省份,但當前安徽省農村經濟的發展極不平衡,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核心,卻沒能有效帶動農村經濟的增長。因此,如何利用農村金融的支持來帶動農村經濟的增長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文獻綜述
農村金融是整個國家經濟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金融的發展狀況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隨著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問題進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周立、王子明(2002)通過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對于經濟的長期增長作用明顯,金融的發展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高云峰,王子鍵(2012)通過構建模型對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業信貸投入的產出效應進行分析得出,增加、完善農業信貸的投入可以有效促進農業產出的增長。丁忠民(2008)沿著農村金融市場成長的維度,在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成長的影響效應實證分析后得出:農村金融需要政府引導來彌補失靈,需要培育出全新的農村金融的成長機制并且合理選擇其成長模式才能使農村金融的資源配置得到優化。韓心靈(2010)分析了農村金融體系的一些弊端之后提出,安徽省建立現代金融制度不僅需要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改革,而且政府還要參與其中,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政策支持。陸揚、陸文寧(2012)找出了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并論證其原因后提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需要通過制度創新、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加大農村資金投入。
二、安徽省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安徽省的金融機構體系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以及合作性銀行,這三家金融機構每年農村信貸資金總額接近全省農村信貸資金總額的100%。我國農村金融體制在1979年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時初步形成,1985年,農村信用社在縣級設立了縣級信用聯社,從1998年開始,四大國有銀行開始陸續從農村撤離,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金融機構的主力軍,2008年全國郵政儲蓄銀行安徽分行成立,截至2010年底,安徽省分行有17個二級分行、842個支行、800個代理網點。近年來,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新型金融機構紛紛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部分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金融機構網點少以及競爭不充分等問題。2014年12月,安徽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工作完成,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完成農村商業銀行改制的省份,但是安徽省在對農村金融市場改革時對金融資源的需求把握不足,造成農村金融機構未能合理利用農村資金,為“三農”服務的金融機構仍然嚴重缺乏,不僅如此,農村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低下,同時,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實施政策舉措時,也受多方面的約束。
三、安徽省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社會資金外流造成農業投入不足
以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為例,2009年安徽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各項存款超過2000億元,貸款近1500億元。在絕大多數縣域貸款中,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所占比重超過40%以上,高的達60%~70%。但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十分嚴重,因為農村的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郵政儲蓄,郵儲機構只存不貸,直接導致農村資金的流失。農業相比于城市的工業和服務業而言,風險較大。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面對十分有限的經濟利潤時,選擇將農村的資金轉移到能獲取更多利潤的城市。
(二)現有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缺陷
1農村金融機構供給不足
雖然近年來新型的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小貸公司等加入到了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之中,但農村金融機構的投入與農民當前的需求仍相差甚遠。近年來,我國大型的商業銀行業務以及網點陸續投向大中城市,對于縣及鄉鎮的機構網點大幅度地縮減。2007年安徽省的縣域銀行業機構網點5658個,相比2002年減少1811個,下降幅度高達243%。
2農村缺乏競爭性金融主體
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金融機構的主導力量,農信社的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1978—2008年,其在安徽省的貸款余額增長了156 倍,2008年更是達到了8397億元,由于農村金融機構缺乏競爭對手,導致占有主導地位的農村信用社尋租、錯位現象較為嚴重。
3民間金融缺少必要的法律監管
民間金融組織具有經營成本低、信息充分等方面的優勢,可與傳統的金融機構優勢互補,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民間金融有相當一部分業務游離于政府的監管之外,導致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諸多矛盾。
4政策性金融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在發放糧棉油收購儲備貸款外,部分商業銀行把更多地資金投向商業經營,但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扶貧開發等支農事業方面投入明顯不足,阻礙了農村地區基礎建設和農民收入增加。
(三)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突出endprint
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在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十分普遍,安徽省也是如此。首先,農戶貸款主要由農村信用社發放,然而農信社的不良信貸產比例相當高,且農信社的資金實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對農戶所需和農業生產的信貸投入。其次,農民的信用意識淡薄,對信貸資金還本付息的主動性低,導致許多農村信貸資產流失。對農戶來說,貸款難主要是缺乏償還能力,安徽省農民的收入目前還處于較低水平,沒有合適的抵押物導致了貸款風險加大。以上現象很大程度地影響到信貸功能和作用的有效發揮,削弱了金融機構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力度。
(四)農民自身缺乏資金積累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農村收入水平雖然有很大的提高,但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與全國相比,安徽省人均純收入始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安徽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916元,而上海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1192元,是安徽省的兩倍多,而鄰省江蘇達到14958元,是安徽省的15倍左右。受經濟因素影響,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但絕大多數農民工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技術,導致自身缺乏提高收入積累資金的能力。
四、新形勢下金融機構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深化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專門針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應該把農村信用社改革重點放在支持“三農”上,把扶貧開發作為重要工作,并從資金上給予農村經濟有力的支持,從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信用社可與當地政府合作,提供針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資金,在政府的支持下,農村信用社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農村金融事業,服務于“三農”。與此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督,避免農村信用社形成市場壟斷,防范金融風險和市場風險。
(二)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的引導作用
目前,安徽省的政策銀行主要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金融需求,不斷擴展商業銀行支農業務已成為當務之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對于國家政策指令性和銀行自營性兩類業務應該劃分明確,發展自營業務的商業化經營,在明確界限的同時,也要使政策性經營與商業性經營的有效結合,最終實現商業化經營。
(三)積極推進商業銀行的發展
農村金融需求促使農村商業銀行產生,農村商業銀行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競爭力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農村商業銀行健康發展,還應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同時農村商業銀行自身要健全風險補償機制,在保證自身健康發展的情況下,更好地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加強對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引導
非正規金融機構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安徽省農村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缺口,因此政府應該逐步放松市場準入限制,引導非正規金融機構合理有序進入金融市場,使之規范合法,從而完善農村金融結構體系。政府還需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非正規金融機構與正規金融機構之間公平競爭,提升整個農村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要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非正規金融機構和民間信貸的監管。
(五)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場體系
農村金融產品應立足于滿足農村需求和規避風險。一是積極增加農產品期貨品種,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期貨交易機制;二是要把農業保險盡快引進農村金融市場,政府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三是簡化小額貸款手續,使農民小額貸款更為方便、快捷和簡單。安徽省農村經濟規模差異較大,因此需要金融機構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農村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形式的需求。
五、小結
農村金融合理有效的發展對于安徽省農村經濟的正常運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徽省應構建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營造出適合農村金融機構有效競爭的大環境,使農村資金的使用效率能夠真正地提高,最終實現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協調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立,王子明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2]高云峰,王子鍵西部地區農業信貸投入的產出效應及其比較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2(9):35-42
[3]丁忠民中國農村金融市場成長機制與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08
[4]韓心靈安徽省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的思考[J]江淮論壇, 2010(2):36-39
[5]陸揚, 陸文寧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點與對策[J]區域金融研究, 2012, 470(1):64-68
[6]劉海潔, 趙晨辰, 張英利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時代經貿, 2012(14):177-178
[7]屈白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問題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 2009
[8]周二敏安徽省農村金融支持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49-52
[9]李元安徽省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問題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 2012
[10]盧志國淺論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J]現代商業, 2013(33):40-40
[11]葛辰安徽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安徽大學,2013
[12]聶洪順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金融支持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08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financ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hui Province on the statu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ppor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 that there i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in rural finance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the flawed existing rural financial system, farmers and rural SME loans and other issues. Currently, the state is still increasing efforts to support agriculture, rural finance development shoul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financial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Key words: Anhui Province;rural finance; rural economy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