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敏
摘要:初中生物知識非常豐富,而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強調了生物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注重生物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更深刻地感悟到生物知識的實用性,進而能夠靈活運用生物知識更科學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鞏固所學生物知識,又提高實踐能力,同時使得自身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那么,初中生物教師需要運用哪些生活化教學策略呢?本文對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 策略
一、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
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應用知識,生物學習也是如此。初中生之所以學習生物知識是為了應用生物知識,使其能夠對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起到指導作用,以便更科學地解決生活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而且他們對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觀點也大多與這些生活經驗有關。具體到初中生物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之前并不是沒有任何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對于課堂內容的講解不一定要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范圍內,要注重創設與實際情況、學生生活經驗相鏈接的教學氛圍,以便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生物知識就在身邊,而且生物知識很實用,這樣也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資源的搜集。所以,初中生物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學內容與相關生活資料的精心設計,力求通過生活化教學氛圍的設計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在對涉及“遠離煙酒”的相關問題進行講解前,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搜集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有關拒絕煙酒的廣告、警示語等。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學生搜集到的生活資料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舉出一些有關煙酒危害的實例,之后,師生共同總結煙酒的危害。通過在生活化教學氛圍下的學習,學生不但認識到生物知識與自己生活的密切聯系,而且對于生物學習更加有興趣。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
初中生物教學要想更好地實現生活化,就不僅要注重和強調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重視生活化。因為課外活動與實踐的聯系更為緊密,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不僅可以鍛煉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體驗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還可以開闊視野。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生物知識,也有很多實際問題需要通過生物理論知識來解決,所以,通過開展生物課外活動將生物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引入到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中,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實際中對生物知識的實用性有更為直觀的體驗和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發現生物學科的價值,從而提高生物學習興趣。然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不僅不重視觀察生物現象,而且也難以發現生物問題,即使在遇到需要用生物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時也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出發。 所以,初中生物教師更加應該重視生物課外活動的生活化,要引導學生學會將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將生物知識帶到實際生活中,使我們的生活更科學。此外,教師也要做好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實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與應用生物知識。 如在教學“食品保存”的相關內容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預習,并且搜集自己家中的食品保存方法以及食品保存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詢問父母來搜集保存方法,而對于存在問題,學生則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也可以和父母解決。這樣,學生會掌握觀察現象與收集信息的方法。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由發言的方式讓學生將各自的搜集結果分享出來,并且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識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而在課外,生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針對一種食品進行食品保存實驗。通過課外實踐,學生不僅可以嘗試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對同一種食物進行保存,而且可以通過觀察保存效果來選擇出高效的保存方法。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有效拉近生物學科與生活現實之間的距離,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
三、布置生活化作業
教師通過布置作業來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通過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對于教學計劃作出有效調整,可以說,教師的作業布置情況對于教學的進展有著直接的影響。雖然生物知識豐富多彩,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傳統的生物作業卻大都比較枯燥,不僅缺乏趣味性,而且不重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導致學生難以產生興趣。對此,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布置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布置生物作業時,教師要注重課上所教授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盡可能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讓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來實現實際問題的解決。如教學關于“環境污染對于生物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了解學校周周的主要污染現象以及環境污染的原因”布置為作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調查和分析,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研究小組,然后確定好每個小組的研究課題:噪音污染對于動物正常生活的影響、汽車尾氣對于植物生長的影響等,讓各個小組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研究方案并開展研究活動。學生通過相互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最終將各自的研究方案與研究報告整理并且提交。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完成過程,學生不僅學會了在設計、研究、探究、合作、反思、想象、體驗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且親自感受和體驗了整個過程,培養和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生物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初中生物教師要重視生活化生物教學的運用,并且要力求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學會將生物課堂上學得的知識合理利用到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引導當代中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生物學習理念。
參考文獻:
[1]王建國.關于初中生物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
[2]楊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3]單江宏.談生物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2(2).
[4]譚啟鵬.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B,2011(12).
[5]黃都,程亮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