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松梅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山東 禹城 251200)
微生物檢驗是食品分析檢驗的三大指標之一,與感官指標、理化指標一起構成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采用人工方法對有益微生物進行培養,再將其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生產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微生物檢測技術》是我院食品生物技術專業(食品營養與監測方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設計原則“以崗位需求和工作任務為導向,以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為依據,模塊項目對應微生物檢驗能力,基于工作過程創設學習情境”,對應于學生微生物分析、檢驗與培養能力的提高。
在《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改革過程中,將課程培養目標與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相對接,把課程相關崗位能力分解為國家標準解讀、樣品采集處理、檢測設備操作、樣品規范檢測、數據分析處理和規范書寫報告六個方面,課程內容全面跟蹤國家相關職業標準,根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項目,項目教學的開展充分體現社會服務性,力爭實現“工作”與“學習”的完美融合。
《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主要分為三級學習模塊,分別是基礎能力模塊、應用能力模塊和綜合能力模塊,在每級模塊中分別設計了學習項目。其中,基礎能力模塊包括微生物檢驗基礎、微生物形態結構和微生物生理特性三個項目,應用能力模塊包括培養基配制技術、消毒滅菌技術、分離純化與培養技術、顯微鏡觀察與計數技術和菌種保藏技術五個項目,綜合能力模塊包括食品微生物檢驗、化妝品微生物檢驗、藥品微生物檢驗和環境微生物檢驗四個項目。在綜合能力模塊的學習中,食品微生物檢驗項目是重點內容,結合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特點和地方企業資源優勢,設計了四個學習情境,分別是扒雞微生物檢驗(扒雞是德州禹城特產,該學習情境的選取對應于禹城市傻小二扒雞有限公司的需求)、牛奶微生物檢驗(該學習情境的選取對應于東君乳業有限公司的需求)、調味料微生物檢驗(禹城市是“中國食品餡料城”,該學習情境的選取對應于鴻興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需求)、功能糖微生物檢驗(禹城市是“中國功能糖城”,該學習情境的選取對應于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田藥業有限公司的需求)。學習情境與企業需求直接對應,充分體現了高職人才培養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化妝品微生物檢驗、藥品微生物檢驗和環境微生物檢驗項目則根據日常生活常見產品類型分別設計了洗面奶微生物檢驗、止咳糖漿微生物檢驗、水樣和空氣微生物檢驗學習情境。
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習內容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工作實境教學法、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以考促學教學法等。
《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實踐性很強,實驗課時達到50%以上。實驗課程授課過程中,采用工作實境教學法,將實驗教學流程與崗位工作流程相對應。其中,崗位工作流程有:承接項目——方法查詢——確定方法——實驗準備——分析檢測——檢驗報告——報告審核——意見反饋;實驗教學流程有:承接任務——方法查詢——確定方法——實驗準備——樣品處理——分析檢測——檢驗報告——匯報交流。通過實驗教學流程與崗位工作流程的對接,增強了學生的崗位能力,為將來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奠定基礎。
采用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承接企業的實際產品微生物檢驗項目,在項目任務的驅動下開展教學過程。下面以扒雞微生物檢驗為例介紹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
先承接禹城市傻小二扒雞有限公司的扒雞微生物檢驗任務,再進行方法查詢,確定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國家標準檢測扒雞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致病菌(主要是沙門氏菌)三項指標。按照檢驗前準備——樣品采集與送檢——樣品預處理——樣品檢驗——結果報告五個步驟完成檢驗任務,期間綜合運用到培養基選擇、配制和滅菌技術,微生物接種技術和微生物計數技術等,還會使用到高壓蒸汽滅菌鍋、超凈工作臺、恒溫培養箱等設備,對學生綜合實踐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采用以考促學教學法,課程考核包括過程考核和期末考試,并融入激勵機制和社會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律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考核方案如下:過程考核占40%,其中出勤及紀律情況占6%,作業完成情況占4%,實驗實訓完成情況占20%,實驗實訓報告占5%,社會服務占5%(社會服務項目包括:督查學院餐廳、超市食品衛生質量,利用課余時間為校企合作單位提供樣品微生物檢測服務等);期末考試占60%,其中理論知識考核占40%,技能考核占20%。另外,學生若在社會服務過程中表現優異,獲得相關單位的好評,還可以額外獲得10分甚至更高的獎勵。通過融入激勵機制,大大激發了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熱情,不但有助于提高學院的社會贊譽度,還為學生創造了更多接觸社會、接觸微生物分析與檢驗實戰環境的機會,教學效果良好。
(1)學生們通過《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的學習,能夠利用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完成發酵食品的制作。截至目前,學生們已經成功制作了發酵香腸、泡菜、酸奶、葡萄酒等發酵食品,實現了由單純的微生物分析與檢驗向微生物綜合利用的轉變。
(2)將社會服務融入課程考核,為學生和用人單位提前搭建溝通橋梁。部分學生在為校企合作單位提供樣品微生物檢測服務時表現優異,提前被企業看中,簽訂就業預約協議,一畢業便順利就業,并直接走上檢驗技術崗位。
(1)以體現地方特色產品的檢驗為課程項目內容,將學習和工作充分融合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2)微生物檢驗過程按照國家檢驗標準嚴格執行,注重高效性、準確性和標準化的統一。
(3)建立了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評價體系,按照職業崗位要求培養專業人才。
以上是我專業《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改革的思路、實際做法以及教學成果和課程特色。但是,本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可進行的致病菌檢測項目偏少,而該項檢測指標是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在今后的課程改革中,應該完善實驗實訓條件,增加致病菌檢測項目,使學生的微生物檢測技術水平有更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