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蓓鄭曉
(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淮安223300)
班主任也許是最小的主任,但對于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來說,卻是關系最大的人。十六、七歲的他們,正處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發展時期,青春、熱情、活潑、敏感,有著自己獨立而豐富的世界。面對著一個個鮮活的性格,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事無巨細,怎么才能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X同學上課總愛睡覺,要么影響其他同學學習,還喜歡嘲諷同學,與任課教師關系也不好,幾乎每個老師都有批評過她的課堂表現,自然成績也很不如人意。X同學如同一個刺猬,到處扎人,學業不精,同學不喜,老師不愛,卻自我感覺良好,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在大家看來,X同學是典型的行為差、成績差的“后進生”。
面對X同學的各種“劣跡”,的確讓人惱火,但筆者并沒有大動干戈,訓斥其行為,而是聽其言觀其行。由于該班級是筆者后接手的班級,對其具體情況還不是太了解。于是筆者特意聯系到前班主任,仔細了解其情況。原來,X同學是單親家庭,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與其母親相依為命,家里還有個弟弟。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在母親身上,母親忙于打工賺錢,與其交流也不多。然后,筆者又找來班級的一些班委和X同學的舍友,讓他們暢所欲言,談談對X同學的看法,同學們還是比較客觀地評價X同學。經過與同學們的交談,筆者了解到雖然X同學說話做事有點強硬,但本質還是很善良的,樂意幫助同學,班級的志愿者活動她參加的次數最多。而且,同學們還反映X同學的體育很棒,擅長跑步,每次運動會上都能“大展拳腳”,獲得不錯的名次,尤其是中長跑,耐力特別強。同時,筆者也與其母親增加聯系,交流X同學情況。其母親顯得有些無奈,說X同學以前也是非常乖巧聽話的,成績也不錯,懂得為母親排憂解難,真的是貼心的“小棉襖”。可自從有了弟弟以后,她就開始變化了,不太喜歡弟弟,跟母親的關系也愈發疏遠,總覺得母親更加疼愛弟弟。在充分了解和掌握X同學的情況后,筆者開始從多角度看待X同學,與其交談,希望察其意,懂其心。
首先,筆者利用校運動會這個好時機,安排X同學擔任班級的引導員,并協助體委負責運動會的各項事宜。X同學非常激動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從運動會的報名到安排志愿者服務,操場上的颯爽英姿,組織熱情洋溢的啦啦隊,X同學都是親力親為,積極地忙碌著,得到班級同學的一致好評。在運動會結束之后,筆者特意召開主題班會,表揚在運動會上表現卓越的同學,尤其夸贊了X同學,她在三千米長跑時的一路向前,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都是值得學習的。她反而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一直微笑著說“感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這是大家共同努的結果”。原來,X同學還是挺謙虛懂事的。其次,筆者還特別安排給X同學一個小任務,讓她記錄班級同學的優秀表現,好人好事等等,每周讓她來辦公室匯報同學們的閃光點,她欣然接受了這個小任務。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X同學比以前禮貌多了,慢慢學會關注身邊的同學,更加地嚴于律己,向優秀同學靠近。其實,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只是表現不同,他們考慮問題有時都會偏激,但是可以讓他們通過他人的閃光點去創造自己的美麗。X同學本性善良,而且還是比較有上進心的,想表現得更好,但缺乏動力,少了一些刻苦精神。有了身邊同學優秀榜樣的學習,她自然而然地受到影響,也會主動地盡力讓自己做得更好。此外,筆者還安排學習委對她進行“一對一”幫扶,每天進行學業上的查漏補缺,督促其進步。有時,同齡人之間的溝通會更加順暢,他們有著相似的學習生活環境,互相交流經驗,一起團結向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筆者也密切聯系其母親,交流她的在校情況,建議其母親在X同學回家的時候,多給點關心,平時電話、短信都可以多問候多溝通,比如天氣變冷,增加衣物,食堂飯菜是否可口等等,讓她真正感受到母親的關心,家人的溫暖。這樣,X同學內心里能感覺到老師、同學、家人都非常關心她,喜愛她,增加內心的安全感。慢慢地,筆者漸漸發現X同學上課開始主動舉手發言,課后還會與任課教師探索問題。與同學之間,大家也覺得X同學變得溫柔多了,樂于助人,熱心腸,還是大家的開心果。其母親也打來電話,一個勁兒地感謝筆者,說X同學變得開朗了,也會經常跟自己聊天,回家后幫著照顧弟弟,還說要做值得弟弟驕傲的好姐姐。在教師節的時候,X同學親自編織的手工花,放在筆者的辦公桌上,附帶的卡片上寫著“謝謝老師,您是我夜空最亮的星!”
看到X同學的種種變化,筆者心里暖暖的。對于像X同學這樣的后進生,不嫌棄,不放棄,不逃避,多去了解她,賞識她,鼓勵她,多些民主,少些批評。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天生我才必有用”,班主任要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尋找那個“閃光點”,建立自信心。同時還要耐心地多跟他們談心,有了他們的信任,就容易開展工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酸甜苦辣,總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他們的快樂來得很簡單,但有時憂愁也會莫名其妙地“光臨”。班主任一定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去呵護他們,講究方法,不可急躁,發自內心的賞識和關心,學生們能感受得到,從而贏得他們的尊敬和愛戴。通過平等的談話,真誠的關心,心靈的溝通,持之以恒的愛,給他們信心、勇氣和力量,學會自我管理,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向快樂出發!
[1]徐躍增.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10(9).
[2]王玲燕.職校學生的心理剖析及調控[J].零陵學院學報,200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