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霞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四小)
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總覺得低年級學生太小,什么知識都欠缺,需要老師不斷地灌輸,往往忽略了再小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領域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意味著我們提倡轉變學習方式,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點燃學生這種思維的火花,搭建學生展現的平臺,讓你收獲意外的精彩。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能為教教材而教,而是要以文本為切入點,及時捕捉文本的空白,讓學生補白。在補白的過程中,既能讓教師掌握學情,又為學生搭建了展現自我的平臺。使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讓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展現學生的精彩。如教學《地球爺爺的手》這篇課文時,講到地心引力時我給學生補充資料,物體在太空中失重情況下會怎樣,然后讓學生讀地球爺爺說的那段話:“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氣,能讓成熟的桃子掉下來,能讓踢到半空中的足球掉下來……我的手,就是你們看不見的地心引力。”我就抓住省略號這個空白,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地心引力的存在。有的學生說風箏飛得再高,最終會掉到地上;有的學生自己使勁往高跳,還是落到地上;有的學生往上扔橡皮或紙張,又回落地面……看著一個個采用各種方法表現地心引力存在的孩子,看著一張張激動的笑臉,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我欣慰地笑了。在補白的過程中,抽象的地心引力變成了活動的畫面,孩子們有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在不自覺中激發了靈感的火花,讓我收獲了智慧的果實。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屬于知識的啟蒙階段,既需要放,又需要扶。讓他們在范文的基礎上,有展現自我的平臺,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獲。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的“我會讀”《我發明的機器》,因為本單元內容都是有關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運用,我在學生熟讀本短文,了解到科技對我們將來生活的改變的基礎上,我以短文的開頭:”30 年后,我成了一名科學家,我發明了……”暢想了30 年后我的發明,一下子展開了學生想象的翅膀,激發了極度的表達欲望,爭著搶著要告訴大家自己的發明。有的發明未來的衣服,既會隨意變形,又能隨意變色;既能防水防火,又能冬暖夏涼;有的發明未來的汽車,集節能方便于一體;有的發明未來的房子,舒適、防盜,現代化、人性化、移動性相結合;有的……教室里這群沸騰的孩子告訴我們,不是他們沉默,而是以往缺乏了展示的平臺。在這小手直舉,小臉通紅,小眼放光的狀態下,我體驗到作為教師的幸福感,感受了來自一年級學生的精彩,這節課我覺得成功而滿足。同時,我也明白了:給學生展現的平臺,學生還你意外的精彩。
口語交際的目標,是教師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敢交際”“想交際”“能交際”。要做到這些首先要創設交際氛圍,把學生帶進這種情境,入情入境,成為圖畫中的主人公,感同身受,才能激發表達的欲望。這種交際氛圍包括物態和心態的兩大部分。物態的氛圍主要指教室環境和兒童的課外生活。心態氛圍是一種社會情感氛圍,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這兩種氛圍的激發都和教師的“導”有直接的關系。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的口語交際“球掉進河里”,首先我用多媒體展現第一、二幅畫面,小猴們在快樂的踢球,并配以歡快的音樂,讓孩子們感受到小猴們的快樂,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只小猴,然后以小猴的身份介紹今天的活動,這下孩子們可有話說了,有的說:“今天天氣真晴朗,我和小伙伴們來到美麗的草地上,歡快的踢球。突然我猛的一腳,球飛到河中間。”有的說:“今天是周末,我們寫完作業,猴媽媽帶我們去郊游……”有了前兩幅圖的鋪墊,孩子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緊接著出現空白的第三幅圖和小猴們又在踢球的第四幅圖。我問孩子們:“你們的球不是掉進河里了嗎?你們怎么撈上來的,能告訴大家嗎?”這下孩子們可激動了,興奮極了。有求助大象的、有請小魚小鴨的、有呼喚青蛙天鵝幫忙的、還有……總之,答案多的連我都驚訝。有的孩子上課沒機會說,下課圍著我非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可。在這里,我為孩子們的精彩而喝彩。
低年級階段,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對世界也有一定的認知,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如果能將他們的生活積累展示出來,對于他們來說非常有成就感。只要有機會,都愿意與他人分享。因此,只要有契機,我都愿意為他們搭建這個平臺。如在教學《自選商場》這篇以識字為重點的課文時,因為我們這里地處小城鎮,孩子們都去過自選商場,所以讓孩子們介紹自選商場購物的過程與購買過哪些東西時,都有說不完的經驗。在模擬商場購物的場景時,有模有樣,演技逼真,商品包裝袋上的生字,基本都能讀出來。減輕了教學的負擔,在情境中識字,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這種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的平臺,是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
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美。如果能創造這個機會,這無疑是對他們最好的鍛煉。前提是必須使他們有話可說。因此,在教學中我逐步培養他們搜集資料的能力。這既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形成的一種能力,又是學生有話可說的基礎。如果有了知識作為鋪墊,就有了鼓起學生表達勇氣的法寶。在可愛的笑臉中,在稚嫩的童聲中,在你爭我搶的氛圍中,我享受著知識給我的充實,精彩給我的驚喜。如教學二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和植物》,在前一天晚上,我布置了搜集相關資料的任務。第二天早上,我還沒走進教室,孩子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圍上來,要告訴我他搜集到的知識,爭著、搶著,有的生怕老師不相信,翻開書讓我看。有的把自己親手抄了一大頁的內容,拿過來向別人炫耀,這樣的課堂會怎樣,一定是歡樂的、精彩的。
總之,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搭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你才有機會感受學生還給你的意外精彩。
[1]走進新課程.
[2]小學語文教師.
[3]新課標解讀.